人民群众对劳动教养制度的质疑和不满也反映了对法治社会建设的期望和要求。 综上所述,劳动教养条例的废止是出于对其违反宪法与法律原则、违反正当法律程序、显失公平与罪刑不相适应、侵犯公民权利以及成为地方政府谋政绩与谋利工具等多重问题的考虑。这一决定符合法治社会建设的方向和要求,也是对人权保障和法治精神的进...
关于劳动教养条例的制定者,我们需要首先明确劳动教养条例的性质和地位。劳动教养条例并非国家层面的立法,而是属于地方性法规或行政规章的范畴。 制定主体的分析 根据我国的立法体系,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部门规...
《郑州市劳动教养人员所外就医所外执行条例》是1997年3月13日郑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条例。条例内容 1997年3月13日郑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1998年5月22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劳动教养...
劳动教养是一种对违法犯罪者进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劳动和思想教育,使被教养者改正错误,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和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劳动教养的详细条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适用对象与条件:劳动教养主要适用于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有轻微犯罪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成年人。对于...
沈阳市劳动教养人员保外就医管理条例是为加强对劳动教养人员保外就医的管理,保证教育改造质量,维护社会治安,根据国务院《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发布的时间 (1993年5月29日沈阳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3年7月23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一、劳动教养条例 劳动教养是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是针对没有构成刑法上犯罪,而违反一些行政规定的人进行的一种行政处罚,公安机关无须经法院审讯定罪,即可将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思想教育等措施。 劳教制度的废除是我国建立法治国家的重大进步,是依法执政取得的重大...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规范劳动教养场所的设置。 劳动教养场所使用的土地、矿产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以及劳动教养场所的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侵占、破坏。 第六条省、省辖市人民政府、行署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领导劳动教养的审批和管理工作。其审批机构设在公安部门,其管理机构设在司法行政部门,各...
劳动教养试行办法 (1982 年 1 月 21 日国务院批转国发[1982] 17 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 及其《补充规定》 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 , 结合劳动教养工作的具体经验,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动教养, 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正式废除了劳动教养制度。 决定规定,劳教废止前依法作出的劳教决定仍然有效;劳教废止后,对于正在被依法执行劳动教养的人员,解除其劳动教养,剩余期限不再执行。 二、废除原因 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劳动教养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