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要先聊聊动态路由的背景了。 1980 年动态路由首次用于计算机网络,第一个路由协议是RIP,RIP相信大家肯定不陌生了,学习动态路由的第一个协议就是RIP,RIP协议的第 1 版 RIPv1 于1988年发布。 没有动态路由的时候,都需要网络管理员手动去配置静态路由打通链路,上节我们提到,静态路由的配置完全取决于网络管理员或者...
1、实验目的:使用华为ensp模拟生产环境,熟悉ospf的简单配置并通过Wireshark软件抓包分析出DR和BDR的选取规则,以及了解报文的格式,(因为软件延迟的问题,这里对于ospf的七个状态,就很难按顺序抓出来,小编试了很多次,效果都不太好就不上图了0-0)2、实验步骤:对路由器配置接口IP, 回环地址,以及宣告路由 ,抓包进行观察...
动态路由指标工作比较简单,但是会占用一定的带宽 静态路由协议只能小规模的企业网络,大型企业网络用的是动态路由协议 静态路由优点:配置灵活,管理员手工配置,节省链路开销 静态路由缺点:当拓扑发生改变时,需要管理员去每台路由器上修改路由配置建议五条以内的外部路由用静态路由协议,五条以上的用动态路由协议 五.动态路由...
一、动态路由概念 动态路由不需要管理员手工写路由,路由器之间能够自己相互学习。 如下图所示,每个路由器会将自己的路由表向网络中的其他路由器传递,拿R3举例,它的路由表信息是30.0.0.0和40.0.0.0,它会向R2和R1传递自己的路由表信息,同时收到R1和R2传过来的路由信息,然后它对比自己的路由表发现自己的路由表中没...
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器上的路由表项是通过相互连接的路由器之间交换彼此信息,然后按照一定的算法优化出来的,而这些路由信息是在一定时间间隙里不断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以随时获得最优的寻路效果。为了实现IP分组的高效寻路,IETF制定了多种寻路协议。其中用于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内部网关协议有...
1.动态路由选择指路由器使用路由选择协议来获悉网络并更新路由选择表。 2.路由协议分类 3.管理距离介绍 管理距离(AD)用于判断从邻接路由器收到的路由选择信息的可信度,它是 0-255的整数,0 表示可信度最大,255 意味着他不会有数据流使用相应的路由默认管路距离(Show ip protocols 查看动态路由的 AD 值) ...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包括RIP、OSPF、IS-IS、IGRP、EIGRP、BGP等。RIP、OSPF、IS-IS、IGRP、EIGRP是内部网关协议(IGP),适用于单个ISP的统一路由协议的运行,一般由一个ISP运营的网络位于一个AS(自治系统)内,有统一的AS number(自治系统号)。BGP是自治系统间的路由协议,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多用于INTERNET上,在不同运...
在路由加表原则方面,如果目的网络和掩码信息不一致,都会加表;只有当目的网络和掩码信息一致的情况下,才会触发比较。如果通过不同协议学到相同网段,首先比较优先级。优先级越小越优,直连路由的优先级为 0,静态路由优先级是 60,而动态路由的优先级则...
动态路由的目的是让低层胶囊的输出向量根据相似度分配给高层胶囊,从而实现一种自适应的特征组合。 2. 步骤 对于每一对低层胶囊 i 和高层胶囊 i j,初始化先验路由对数 bij 为0,表示低层胶囊i和高层胶囊j之间的先验概率的对数。 对于每一个低层胶囊 i ,计算它与所有高层胶囊 j 之间的耦合系数 cij ,通过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