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加行位指的是四加行位菩萨,他们通过积累福智资粮,再加上努力修行,从而进入见道(欢喜地),住于平等的真如佛性状态中。 具体解释 “加行”即加功用行,意味着在修行上更加精进,努力增加身口意的善行。 四加行:包括暖、顶、忍、世第一法,这是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 福智资粮:福资粮指修行者...
加行位 摘自:佛学次第统编 - 明·杨卓 加行者,准备入正位之时,而加一番之修行也。位有四,谓之四加行,又名四善根。 一、暖位 暖位者,为将发见道无漏之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发,先有暖相是也。此位创观四谛,修十六行。 二、顶位 顶者已达巅顶也。此位用观同前,转更明朗。
在佛教修行中,加行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简单来说,加行位就是通过增加功用行,顺利地趋向开悟和见道。这个阶段的菩萨修行重点从福德转向智慧,通过修习四寻思观来破除烦恼和所知障。 名寻思观:破除执名求实 📜名寻思观是针对“名”的修行。名字虽然是事物的代表,但并不是事物本身。比如我们说“一个苹果”,这...
为入于见道,正通达于真理之方便加行分际,故名为加行位。即四道中之加行道也。唯识论九曰:‘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又曰:‘煗顶忍世第一法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见四寻思观条。更多:https://www.bmcx.com/...
加行位实修内容 一.见地原理 第一阶段: 掌握主体、客体的概念; 掌握能、所的概念; 掌握“觉起”、“觉灭”的概念; 掌握“参照系”的概念; 掌握“我执”的概念; 掌握“空”的概念; 掌握“本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借一切境建立主体、客体、能、所的对应关系; ...
因为加行位所设立的意涵就是说,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在这个阶段要加快脚步,要在法义上能够专心一致地去前进;所以说加行位的意思就是,能够让我们修道、让我们修学佛法的脚步能够加快,所以就立了这个“加行位”的名字。 ➷ 加行位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说它是有作用的。也就是说,为什么叫有作用呢?
四加行位: 以上从十信位到十回向位,菩萨已园满了四十个位次的修行,此时即将从贤位进入大菩萨圣位,是在贤位和圣位之间的四个位次。小乘起用四加行是证须陀洹,名初果罗汉,称为见道位;大乘起用四加行是证初地菩萨, 名大圣人,也称为见道位。从见道位上才开始正式进入修道位。大、小乘所用四加行是不相同...
小乘修行的五个阶段,称为加行位,它们各有其独特的含义。首先,暖位如同木块钻入火焰,还未见到火焰的全貌,但已感受到温暖,比喻加行位者虽尚未完全领悟智慧的火光,但已初尝到修行的暖意。其次,顶位象征着修行者的洞察力逐渐增强,如同登临山顶,一切事物都清晰可见。在这个阶段,修行者对观行的理解...
指加功力进修之位。为唯识宗所立五位之第二位。又作加行道、方便道。即在资粮位之第十回向之终,为住于真唯识性(即制伏能取、所取之分别,引发对唯识之真见),修习四寻思、四如实智所产生之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之位。乃入于见道,正通达于真理之方便加行。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八中、四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