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铜墨盒,盛载墨汁的小器物,是我国传统的文房用品,集书画艺术与雕刻艺术于一身,深受文人喜欢,在清代,尤其是晚清,十分盛行。刻铜墨盒在雕刻工艺上吸取了平雕、竹刻、篆刻的技法,多以阴文、阳文、双钩线刻为主,集做工、造型、刻工、诗文、书画、印于一器,有着极浓厚的文化内涵。如今铜墨盒已不具实用功能...
铜墨盒,大多以白铜、黄铜为外壳,紫铜为内胆,有的也辅以鎏金、白银镶嵌,经过传统的刻铜工艺,方寸之间,图案、文字,精致又富有情趣,成为了清末民初的京城名品。当时的京城,刻铜工艺名家大多云集北京,其中以陈寅生、张樾臣与姚茫父三人最著名,人称“刻铜三大家”。三人中,陈寅生成就最大。而且在铜墨盒盛行时期...
在探讨清代刻铜墨盒的特点时,我们发现其相较于民国时期的墨盒,更注重实用性。这些墨盒的形状多样,以椭圆、圆形和方形为主,早期盒身偏高,通常超过3.5厘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设计逐渐变得低矮。从艺术角度来看,早期的刻铜墨盒在画面和文字的刻工上,多采用单线阴刻法,展现出精湛的工艺。而盒面的内容,...
一、刻铜墨盒的起源 刻铜墨盒,因用铜制作,并刻有精美的纹饰而成为文房用具中独具匠心的品类。刻铜墨盒,是文人雅客的必备之物。据考古资料显示:我国明代古墓中曾出土过一件铜墨盒,而且还残存有汲过墨汁的干丝棉,说明明代已经有了墨盒,但是刻铜墨盒究竟起源于何时好像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一般最迟始于清代中期,...
刻铜墨盒的选购要点 外形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仔细审视铜墨盒的外形。尽管铜墨盒被誉为“铜皮铁骨”,有着出色的耐用性,但盒盖边缘由于材质较薄,仍需特别小心。在市场上,多数流传的铜墨盒都曾被使用,其中残留的墨汁可能经过长时间腐蚀,特别是边缘部分,容易开裂。因此,在挑选时,务必留意墨盒盖边缘是否有损坏...
刻铜墨盒不仅外形美观,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致的工艺水准。摆放一款铜墨盒,也许从视觉上能增添一份环境盎然的味道。 📜 刻铜墨盒的历史背景 刻铜墨盒起源于晚清民国时期,是文人墨客必备的文具。它们的制作非常精良,既有铜质材料的优良特性,又兼具书法篆刻的艺术特质。盒盖上镌刻的诗文寓意深长,是文房雅器的...
清末民初,在文人间悄然兴起一种文房用具——墨盒。铜制墨盒只有180余年的历史,而刻铜墨盒时间更短,只有140余年。在这短暂的历史舞台,刻铜墨盒除了满足文人画家用墨之功用,更是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艺术。清末民初文人墨客将诗、书、画等刻于铜盒之上,或梅或竹,又...
清代吴观岱人物画稿刻铜墨盒(包真包老) 店名: 乡音悠悠 省市: 山西-运城 等级: 信誉: 99.15 % 认证: 已认证 店龄: 6年 3个月 登录次数: 120 次 最后登录: 2025-3-27 00:37:23 零售录入: 1521 种 进入 加价录入: 50333 种 进入 私下留言: 手机浏览器,扫一扫打开店名:乡音悠悠 ...
・民国铜墨盒9.5品¥700 ・民国姚华款刻铜墨盒10品¥1,500 ・清代刻铜诗文墨盒9.5品¥1,200 ・民国北洋时期墨盒9品¥800 ・晚清刻铜花鸟墨盒10品¥1,900 ・晚清民国茫父款刻铜墨盒9.5品¥2,800 ・清代诗文墨盒8品¥1,600 ・民国铜墨盒8品¥500 ...
刻铜墨盒的艺术与历史价值 铜墨盒在拍卖会中多次以高价成交,彰显其艺术与历史价值,例如清乾隆时期的作品在香港和内地拍卖会上都取得了高价。 清乾隆“御题泽古怡情”描金双龙长方墨盒,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224万元成交。谈及“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人们耳熟能详,然而刻铜文房却鲜为人知。铜墨盒,这一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