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家铜刻墨盒..一:仲良鹤梅图二:王梦白山水人物图齐白石的虾五:齐良迟六:陈半丁的寒江独钓图七:名家互联情义的赠送盒
铜墨盒,大多以白铜、黄铜为外壳,紫铜为内胆,有的也辅以鎏金、白银镶嵌,经过传统的刻铜工艺,方寸之间,图案、文字,精致又富有情趣,成为了清末民初的京城名品。当时的京城,刻铜工艺名家大多云集北京,其中以陈寅生、张樾臣与姚茫父三人最著名,人称“刻铜三大家”。三人中,陈寅生成就最大。而且在铜墨盒盛行时期...
刻铜墨盒的选购要点 外形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仔细审视铜墨盒的外形。尽管铜墨盒被誉为“铜皮铁骨”,有着出色的耐用性,但盒盖边缘由于材质较薄,仍需特别小心。在市场上,多数流传的铜墨盒都曾被使用,其中残留的墨汁可能经过长时间腐蚀,特别是边缘部分,容易开裂。因此,在挑选时,务必留意墨盒盖边缘是否有损坏...
在探讨清代刻铜墨盒的特点时,我们发现其相较于民国时期的墨盒,更注重实用性。这些墨盒的形状多样,以椭圆、圆形和方形为主,早期盒身偏高,通常超过3.5厘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设计逐渐变得低矮。从艺术角度来看,早期的刻铜墨盒在画面和文字的刻工上,多采用单线阴刻法,展现出精湛的工艺。而盒面的内容,...
清末民初,在文人间悄然兴起一种文房用具——墨盒。铜制墨盒只有180余年的历史,而刻铜墨盒时间更短,只有140余年。在这短暂的历史舞台,刻铜墨盒除了满足文人画家用墨之功用,更是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艺术。清末民初文人墨客将诗、书、画等刻于铜盒之上,或梅或竹,又...
姚茫父,假墨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5-15 21:14 收起回复 矿花馆主 初级粉丝 1 晚吟多是看山回 茫父晚清民国时期的刻铜名家姚茫父的铜墨盒。 11楼2023-05-15 21:28 收起回复 拼命活着 铁杆吧友 9 感觉不太理想 刻有点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5-15 23:24 收起回复 小迷福1: 好...
铜墨盒 清代状元洪钧刻铜墨盒 白铜墨盒 行书 大清 同治7年状元 洪钧 行书白铜刻铜墨盒 材质厚重 6x3.5厘米 珐琅内胆 红铜底子 洪钧(1839-1893) 清末外交家。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年间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后出任湖北学政,主持陕西、山东乡试,并视学江西。1881年任内阁学士,官至兵部左侍郎。
笔者在收藏中见过多种多样,有历史事件、名言警句、诗文、绘画等各类墨盒,可以说内容应有尽有,包罗万象。 据本人所知,刻铜墨盒的名家有: 一是陈寅生清代末期刻铜第一人,首创在墨盒上雕刻书画。 二是陈师曾和姚华,他们是那个时期刻铜艺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刻铜墨盒的繁荣期并不长,从清同治元年开始,至上世纪40年代末墨盒逐渐消沉,其真正的鼎盛阶段仅持续了90年。在这期间,刻铜艺术经历了两次蓬勃发展时期:首次是在清同光时期,以陈寅生为代表,繁荣了约50年;第二次则是在民国时期,以张氏同古堂为代表,持续了近40年。► 刻铜艺术的代表 陈寅生不仅为自家万丰...
・寅生诗文刻铜墨盒9品¥12,000 ・清代四方铜墨盒盖9品¥1,800 ・清代圆形刻铜人物墨盒尊者辛乙范曾白铜墨盒9品¥1,600 ・2747民国铜墨盒9品¥1,360 ・老铜墨盒一个9品¥1,500 ・民国四方铜墨盒吉祥如意文房墨盒9品¥2,800 ・读书写字真乐趣种竹载花最怡情民国墨盒9品¥1,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