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热篇,是黄帝内经中关于热病治疗的篇章。通过对热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治疗热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刺热篇强调了阴阳五行理论在诊断和治疗热病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针灸、草药等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刺热篇主张治疗热病应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平衡气血为基本原则。在治疗方法上,刺热篇...
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
温馨提示:本文只是深入了解黄帝内经到底说了什么,切勿自行买中药材吃,买中药材的流程必须先给老中医把脉,没有药引,吃了也是白吃喔。在下追风:《黄帝内经》 1-9章 白话文 10、素问·五… 枫道戌 解析《黄帝内经》 Robin 《黄帝内经》新解,十天干十二地支如何与人体对应? 百家载打开...
《刺热篇》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第三十二篇文章,本篇所论,涉及五脏热病的临床表现、针刺方法及预后等内容。据经文所述,五脏热病的表现多为实热证候,如肝热病小便先黄,胁肋胀满疼痛,倦怠嗜卧,身体发热等,治疗可取本经及其相表里的经脉之穴位以泄其邪热。至于其预后,则是逢其所不胜之日病甚,邪气肆...
16.“刺手少阴、太阳。”此时的针刺手法就是刺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一般在四肢上取穴时,都是以原络穴为主,即主客治疗法,又称原络治疗法。 *手少阴太阳相为表里,故宜刺二经以泻其热。 17.“脾热病者,先头重”,脾臓热的时候,头先重,因为脾主湿。你要记得,病人身上没有痛,但只要他跟你讲感觉身体...
闻道知道33:新解《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西历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农历十月廿二,甲辰年乙亥月庚寅日,小雪。小雪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物极必反,循环往复。阳极生阴,热极生寒。寒水生雪,雪是天气寒冷的产物。寒流活跃,降水渐增,寒气未深...
第Dì32章zhānɡ刺cì热rè 肝Gān热rè病bìnɡ者zhě,小xiǎo便biàn先xiān黄huánɡ,腹fù痛tònɡ多duō卧wò身shēn热rè,热rè争zhēnɡ,则zé狂kuánɡ言yán及jí惊jīnɡ,胁xié满mǎn痛tònɡ,手shǒu足zú躁zào,不bù得dé安ān卧wò;庚ɡēnɡ辛xīn甚shèn,甲jiǎ乙yǐ大dà汗hán,气q...
二、五脏热病的治疗原则 治疗五脏热病需遵循“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的原则。针对不同脏腑的热病,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心热病需清心泻火,肝热病需清肝泻火,脾热病需清热解毒等。同时,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以恢复五脏的正常功能。在《黄帝内经·刺热》第三十二篇中,详细阐述了针对五脏...
面色红润通常是健康的象征,然而局部面色发红却是发病的前兆,不同部位出现红色都预示哪个脏器出现状况了呢?发烧也是最常见的生病的症状,同样一个热症为什么又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呢?答案就在《刺热》篇中。 猜你喜欢 484 《黄帝内经·素问》篇三十二《刺热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