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翻译孟子《论养气》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翻译: “行”指言行举止;“慊”通“惬(qie发四声)”快心,满意;“馁”气馁;泄气,丧气;由此可见“行有不慊之心,则馁矣。”的意思大致就是指: 人在言行中总感觉不满意不知足,就会泄气气馁。
解答一 举报 “行”指言行举止;“慊”通“惬(qie发四声)”快心,满意;“馁”气馁;泄气,丧气;由此可见“行有不慊之心,则馁矣.”的意思大致就是指 人在言行中总感觉不满意不知足,就会泄气 气馁.大致就这意思啦~觉得差不多记得给分哦~嘿嘿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翻译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行走不慊于心,则馁矣的意思是: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
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孙丑上》,原文是“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这种气是正义的日积月累所产生的,不是一时的正义行为就能得到的。如果行为有一点亏心之处,气就会软弱无力。
翻译: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是要和...
翻译:“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
对其中“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一句普遍的解释是“行为没有完全合乎内心,(浩然之气)就会衰竭”,这里“慊”解为“痛快”或者“满足”,更有甚者解释为和“惬”字相同,惬意。目前还有一种断句是“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可以解释为“行为有不圆满,在(自己)内心就气馁了”,就是说行为有愧疚,内心就会不安,慎...
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2)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2023-10-15 23:15:2402:4728 声音简介 2023年10月15日孟子诵读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击壤而歌 774213 简介: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独立的灵魂和坦坦荡荡的幸福感。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满意,满足 饥饿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