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的亡的意思:如果君子所担忧的事情发生了,那么就意味着他们的品德、道德观念或者精神追求将会消失、灭亡。
所以谈到郑昭公“为君之微”,公羊先生认为昭公之存亡,乃至于郑国之盛衰,“祭仲存则存矣,祭仲亡则亡矣”——郑国之存亡系于祭仲一人——将祭仲推到独撑郑国大厦的历史高度。 实际上,在历史的长河里,即使被公羊先生赋予社稷重任的祭仲,完全如沧海之一粟,才真的“存则存矣,亡则亡矣”(自然非前文公羊先生之意)...
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 为法。六 经传以千万...
与其说“传庭死,则明亡矣。”不如说明朝悲剧的最大责任人,正是这悲戚戚上吊的崇祯帝。
虽然说清编写的《明史》真实性很让人怀疑,但是对孙传庭的评价到还算真实,至少到现在,还没人去黑过孙传庭。 在写明神宗朱翊钧的时候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在写袁崇焕的时候说:“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在写孙传庭的时候则说:“传庭死,而明亡矣。” ...
战国 前475-221 秦朝 前221-206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新朝 8-23 东汉 25-220 光武帝 三国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9-280 西晋 265-316 东晋 317-420 南北朝 420-581 隋朝 581-618 唐朝 618-907 五代十国 907-960 宋朝 北宋 960-1...
题干中“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的意思是:治国而不优待贤士,国家就会灭亡。见到贤士而不急于任用,他们就会怠慢君主。没有比用贤更急迫的了,若没有贤士,就没有人和自己谋划国事。怠慢遗弃贤士而能使国家长治久...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1,必有酒肉;将彻2,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死,曾元3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
【原文】季康子曰:“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读解】季康子是鲁国的执政,经常都会将孔夫子请去,或者上门看望孔夫子并讨教,有时会向孔夫子了解其门下的学生如何,如果有合适的就召入麾下为他服务。这里他问孔夫子门下谁最为好学?孔夫子回答说只有颜回,可惜太短命...
意思是:有个叫颜回的可算是一个好学的人,他从不因心情不好而影响 学习,也不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可是 他现在死了,就再也没有听说有好学的 人了。原文: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