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学则不固”的因由也在于“不重”。人的一生,只有自重,方能正气凛然而威严,学而必固。人格素养:“威”的必要条件,在于“重”。“不重则不威”的论说,是从否定的必要条件上揭示人生修身上心性、人格自重的必要性。自重,实是要求自己尊重自身的人格,确立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和威武不屈的价值坚守。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古往今来,人们关于书已不知有过多少礼赞。的确,书是我们人类拥有专利的恩物,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他们崇拜的神圣对象。但是,如果我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唯书”的...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这句典故此前也曾被习近平总书记引用。2016年10月27日,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这句话,强调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第一》1.8) “重”:庄重、自持。“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把“固”解释为“蔽、固陋、闭塞、孤陋寡闻”,“学则不固”则解释为“加强学习可以防...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一方面强调要身正为范、率民以正,另一方面则要求从政者遇事能身先士卒、奋勇当先。无论是在上面要求人还是在后面推动人,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北宋宰相陈尧佐为官勤廉,欧阳修赞其“居官无大小,所至必闻”。在寿州任职期间,当地发生饥荒,陈尧佐带头拿出自己的俸米,...
佛曰: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痛;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期待,是所有心痛的根源。避免失望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寄希望于任何人,任何事。心不动,则不痛。自己独立,变得强大才是正道。一切烦恼皆来源于心,心不动,哪来痛。庄子曰:“一切的烦恼皆源于心,心不动则不痛。”心痛是一种折磨,...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这句话出自《宋史·宋祁传》,意思是如果自身不能作出表率,就无法让别人听从;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就不会使别人信服。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深刻阐释了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树立良好作风和威信的关键在于从自身做起这个浅显道理。领导机关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机关,要充分发挥...
习近平: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这段话出自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
《论语》里面有一句名言,孔子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说,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结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45岁的孟子来到魏国,跟梁惠王也讲了这个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开始介绍《孟子》第一篇《孟子·梁惠...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 “君子如果不庄重深入,那么他就没有威严,所学的文化也不巩固。 君子:此处泛指有才德的人。 不固:指学到的知识不够稳固。 所学不够稳固,则不如不学。以忠信为主。不要将仁不及己的人引以为友。 【见解】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