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刘昌毅转战到了安徽省立煌县(今金寨县)南吊桥崖地区,在这里他又经过了一番血战,才得以冲出敌人的包围,抵达了大别山地区,开辟了皖西根据地,之后刘昌毅以皖西为重点,重建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到了8月中旬,皖西根据地已经拥有了8个县政权,60多个乡政权,部队总人数4000多人的大根据地。8月底,...
庆功宴本应是充满喜悦和欢庆的场合,然而,一位将领却在宴会上生气地将桌子掀翻,这位将领便是刘昌毅。刘昌毅,1914 年出生于湖北黄安,家庭贫寒,家中有九个兄弟姐妹,自幼生活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刘昌毅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底层的黑暗,也为他日后参加革命埋下了种子。由于家庭困难,刘昌毅仅上了三个月学便...
在战役的关键时刻,刘昌毅将军亲自率领部队,冲锋陷阵,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力和勇气。他的部队在他的指挥下,如同一把锋利的剑,直指敌人的要害,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刘昌毅将军的这种英勇表现,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增强了战士们的信心。邓小平同志对刘昌毅将军在淮海战役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称赞刘...
事后,邓公并没有责怪刘昌毅,因为他知道此人的性子一向如此莽撞!那么刘昌毅将军身上还有哪些故事呢?他的人生成长经历又是如何呢?其实,刘昌毅原名刘昌义,是湖北黄安人,出生于1914年。家里是佃农出身,只读得起三个月的书,刘昌毅辍学后,就去学了一段时间的裁缝。1929年,听说红军要扩招,刘昌毅就加入...
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刘昌毅先后负伤13次,组织上曾多次安排他到后方疗养,但都被他拒绝了。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出任铁道兵部公安部队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北海舰队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刘昌毅将军戎马一生,立下了无数赫赫战功,1955年时被授予中将军衔。但对越作战时他已经65岁了,已是半...
其实大家都听出来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性格直率的刘昌毅并没有这样觉得,作为“四不走”将军的他火爆脾气一下就上来了,直接将桌子掀翻头也不回了就走了,这样火辣的性格简直和三国时期的张飞有一拼。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刘昌毅也是得到了重用,他先后被任命为济南军区的副司令员以及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重要职务。在...
邓小平很看重刘昌毅,因为他曾经是刘昌毅的上司。按照道理来说,刘昌毅对自己的上司是非常尊敬的,但事实上,他已经多次和自己的上司对着干了。刘昌毅在淮海战役中任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的副司令,在双堆集战役中生擒了黄维。当时的刘昌毅请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黄维偷偷告诉刘昌毅:“现在,你就可以打过长江...
其实,刘昌毅之所以能担任东线副总指挥,原因很简单,因为东线集团就是由广州军区领导的,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是许世友,自然由他担任东线总指挥,而刘昌毅当时是广州军区副司令,自然也要由他担任东线副总指挥,这跟他能不能喝酒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其次,当时许世友已经73岁高龄了,身体出现了很多问题,医生严禁他再...
刘昌毅本来就是一个暴脾气,直肠子的人,所以对于别人开玩笑的话,他都会当真,因此在宴会上才会发生掀桌子走人的事情发生。而邓小平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度的人,军中这么多的猛将,多少都会有些脾气。如果不是邓小平这大度的胸怀,怎么能够领导这么多优秀的将领。而能够容忍手下闹小脾气,犯小错误的领导人,算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