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苹果》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分苹果》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具体的问题情境,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2、通过独立操作(小数目的平均分)与合作交流,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苹果》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苹果》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结果每份同样多。) (二)、 延伸 数一数本班的同学一共有几个,除了我们现在的这种排法,还可以怎么排? 《分苹果》教学设计 篇4 (教科书第34页到第35页)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 2、 进一...
《分苹果》教学设计及评析 篇1 一、教学内容: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具体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认真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师:制作实物投影图片或挂图: (1)“分苹果”主题图; (2) “试一试”中的第1、2、3、4题。 学生:每人准备24个学具水果、6个小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数学故事会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师:二年级2班要举行一次数学故事会,大家都准备了有趣的 数学故事,邀请了老师,还买了水果。 出示...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四册分苹果教案 分苹果 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 教具:苹果实物、盘子、课件。学具:小圆片。切入举偶 谈话引...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在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
一、分苹果。 1、课件演示。 你能提出哪些与除法有关的问题? 2、小组合作: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5分钟) 二、汇报交流,学习除法列竖式计算。 (1)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上面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竖式表示。 答:18个苹果可以放3盘。 (2)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几个? 1个人:9...
1、具体的问题情境,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2、通过独立操作(小数目的平均分)与合作交流,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教学关键: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苹果图片 盘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
数学分苹果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2、通过独立操作(小数目的平均分)与合作交流,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教材一开始就呈现学生最熟悉的实际情境――分苹果,引导学生体会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形,再结合“小熊分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