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玉关》[唐]来济敛辔遵龙汉,衔凄渡玉关。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诗题中的玉关,当指玉门关。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因为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这条道路,在敦煌出土的唐人写经中又被称为“第五道”。它的建立大大缩短驿程,提高了运输能力,从而也增强了一定的军事行动效率。首...
“西征出玉关”出自宋代陆游的《不如茅屋底》。“西征出玉关”全诗 《不如茅屋底》宋代 陆游 南伐逾铜柱,西征出玉关。不如茅屋底,高枕看青山。作者简介(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
“誓灭胡奴出玉关”出自清代徐锡麟的《出塞》。“誓灭胡奴出玉关”全诗《出塞》清代 徐锡麟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者简介(徐锡麟)徐锡麟(1873年-1907年),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地主绅商家庭,幼读私塾,喜欢算术、天文,...
出玉关[唐代]:来济 拼 译 繁 原 敛辔遵龙汉,衔凄渡玉关。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上一首:杨衡《九日》 下一首:徐璧《失题》 来济简介 唐代·来济的简介 来济(610年-662年),唐朝宰相,隋朝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进士出身,贞观年间,任通事舍人。后迁中书舍人,与令狐德棻等撰《晋书》。永徽...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这开篇的两句,诗人便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一种愿望,而且这两句,也是非常好理解;对于出征的士兵来说,应该要高唱着战歌,然后胜利归来,只有要决心,一定是可以把胡奴赶出玉门关去。其实这更多的是诗人一种内心的表现,由于当时的满族从关外,入主中原,使得很多的文人...
出玉关 liǎn pèi zūn lóng hàn, xián qī dù yù guān. 敛辔遵龙汉,衔凄渡玉关。 jīn rì liú shā wài, chuí tì niàn shēng huán. 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 古诗“《出玉关》”翻译、赏析和诗意 收起缰绳遵龙汉,叼着凄凉渡玉关。 今天沙漠外,流泪想活着回来。 * 以上翻译,仅供参考...
一纸文书,就是一份文件,此处似乎指官员的委任状,但据下文看,应该是个比较苦的小官。玉关,就是玉门关,是中原和西北的分界线,出了玉门关就是西域。全诗是说:接到一份委任状就出了玉门关去上任,就像好风吹到人间一样喜悦,功名本来就是要吃苦才能得到,不要把这功名看得那么轻易。
(二)出塞[清]徐锡麟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1.结合注释和诗句,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3分)应:沙场:何须:2.给下面的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画两处)(2分)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3.前两句中,点明战士们出征目的的是:(用原句填空)。 读...
边塞诗十出塞(清)徐锡麟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注释】①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②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玉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③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古人有诗云:“沙场烽火连胡月。”④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