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这些“典”堂级的净土宗祖师,皆能因应时代及社会的需要,恪守传承,依法脉而判教,让阿弥陀佛本愿名号的救度法代代相承,传于后世,直至将来“经道灭尽”,还能使此法“止住百岁”。
中国净土宗十三祖师排名:净宗一祖:慧远大师( 东晋334-416 )净宗二祖:善导大师( 南北朝476-542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南岳般舟承远大师。净宗四祖:法照大师,五台竹林法照大师。净宗五祖:少康大师,新定乌龙少康大师。净宗六祖:延寿大师,杭州永明延寿大师。净宗七祖:省常大师,杭州昭庆省常大师。
1、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 2、净宗二祖善导大师 3、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4、净宗四祖法照大师 5、净宗五祖少康大师 6、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7、净宗七祖省常大师 8、净宗八祖莲池大师 9、净宗九祖蕅益大师 10、净宗十祖截流大师 11、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 12、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13、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
念佛,在净土宗修行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一句佛号,通达三世",这看似简单的修行方法,实则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境界层次。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曾言:"念佛一法,妙极易行",可修行者在念佛过程中若不明白其中境界,又怎能达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目标?临终之际,我们的祖师为何特别强调念佛的四层境界?为何第四层...
净土祖师们常说:"一句佛号,一声清净。"这个清净不是表面的清净,而是与阿弥陀佛的清净本愿相应。当一个人临终念佛时,如果能与佛心相应,这一念的功德就能消除无量劫的业障。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中说:"众生临终时,全身痛苦,如生龟脱壳。家缘财产,一切舍离,唯有念佛,能作恃怙。"这说明临终一念的重要性。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承远,(712~802)唐代僧,为净土宗第三祖。汉州(四川广汉)人 净宗四祖——法照大师 法照,唐代净土宗僧。又称五会法师。其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净宗五祖——少康大师 少康,(?~805)唐代净土宗僧。为净土宗第五祖。净宗六祖——延寿大师 延寿,(904~975)唐末...
在一个寂静的山间寺院里,一位年迈的高僧正在为弟子们讲解净土法门的奥义。这位高僧名叫慧远,是东晋时期的高僧,被后世尊为净土宗初祖。他的身边围坐着众多虔诚的弟子,都渴望能从师父口中得到修行的指引。慧远法师缓缓开口说道:“念佛法门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奥道理。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解念佛的五重境界,希望能对...
百度试题 题目净土宗的祖师是() A. 慧能 B. 达摩 C. 慧远 D. 玄奘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玄奘 反馈 收藏
莲池大师(1535-1615),名袾宏,字佛慧,号莲池,又称云栖大师,是明代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莲池大师出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市)的世宦之家,自幼聪颖好学,十七岁时就中了秀才。然而,他却对世俗功名不感兴趣,二十七岁时父亲去世,三十一岁时母亲去世,这两...
到了宋朝,有位著名的净土宗祖师叫省常。他在杭州西湖边创建了净行社,专门提倡念佛修行。当时有很多官员和文人都加入了这个组织。省常对大家说:"念佛要专心致志,就像击鼓一样。每念一声,都要让佛号在心中荡起涟漪。时间长了,业障自然会消除。"净土宗祖师们为何把佛号比喻成惊雷?念佛时要怎样才能达到"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