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释求生净土无大慈悲疑。二释求生乖无生理疑。三释偏求生一土疑。四释偏念一佛疑。五释具缚得生疑。六释即得不退疑。七释不求内院疑。八释十念得生疑。九释女人根缺不生疑。十释作何行业得生疑。后有陈瓘序。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手机扫码读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就净土往生之教义提出十疑,并通释之,以劝诱往生净土。即:(一)释求生净土无大慈悲心之疑,(二)释求生系与无生平等相违之疑,(三)释偏求往生极乐系与法性平等相违之疑,(四)释偏念弥陀佛号之疑,(五)释具缚之凡夫得以往生之疑,(六)释往生即得不退之疑,(七)释不求...
以是因缘求生净土。愿识其教。故十住婆沙论名易行道也。 第二疑 问。诸法体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今乃舍此求彼生西方弥陀净土。岂不乖理哉。又经云。若求净土。先净其心。心净故即佛土净。此云何通。 答。释有二义。一者总答。二者别答。总答者。汝若言求生西方...
净土十疑论——〔隋〕..第一疑 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於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
随念往生的特点是临终时刻正念现前,这需要我们平时的训练栽培,对弥陀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与愿力。然而,凡夫众生还是有很多微细疑惑、障碍在我们心中缭绕,为了消除这些疑惑,我们一起学习研究《净土十疑论》。 秽土,我们众生有漏业力招感所得,它可能是罪业也可能是善业,但是这都是依止有所得心,依止无明妄想、自我所...
净土十疑论(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 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 念不一不生極樂。 娑婆穢土也。 極樂淨土也。 娑婆之壽有量。 彼土之壽則無量矣。 娑婆備諸苦。 彼土則安養無苦矣。 娑婆隨業轉輪生死。 彼土一往則永證無生法忍。 若願度生則任意自在。 不為諸業轉矣...
净土十疑论(隋.智者大师 说)(1⃣️)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净土十疑论序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之寿则无量矣。娑婆备诸苦。彼土则安养无苦...
近日,有位师兄在某音上建议我分享《净土十疑论》的内容,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净土十疑论》是天台宗二祖智者大师的杰作,被誉为释迦世尊再来的智者大师所著。此书对那些藐视净土、轻看念佛的人大有裨益,实为修行者之指南。🙏 我将分享整篇文章,希望更多的师兄能破疑生信,深信净土,专修专行,求生净土。
净土十疑论 第一疑 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秖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
好,我们看讲义第一页、《净土十疑论》导读。我们简单的把这个标题做一个说明。首先我们讲这个净土。身为一个有情众生的生命体,他一定有他依止的环境,这个环境有两种的差别:第一个叫做秽土,第二个叫做净土。这个净秽是怎么安立的呢?就是说,如果是由于我们众生有漏的业力所招感的,我们叫做秽土,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