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沅君是“五四”后涌现出的杰出女作家,以“淦女士”等笔名而广为人知。她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还是一位一辈子都在教书育人的教师。作为作家和学者,她的文学作品和学术研究成果,历来受到重视,但相对而言,人们对于作为教师的她,关注得不够,论述也较少。其实,教书育人是冯沅君一生的重心。她曾对学生说,...
冯沅君的博士学位论文用法文写作,标题为LA TECHNIQUE ET L’HISTOIRE DU TS’EU,中文译为《词的技法和历史》,授予博士学位的单位是巴黎大学文学院。论文署冯沅君的本名冯淑兰(FENG SHU=LAN),身份为北京大学原讲师、女子师范大学文学学士。《词的技法和历史》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讨论词的词牌、韵律、修辞等基...
冯沅君将幸福感都写进中篇小说《春痕》里,陆侃如则创作了《小梅尺牍》。后来,两人共同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任教,是同事也是恋人。1929年1月,冯沅君和陆侃如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礼由冯友兰主婚,胡适证婚,张元济、赵景深、洪深等多位文化名流出席。这年,冯沅君29岁,陆侃如26岁。婚后,两人感情稳定,...
20世纪50年代,有四位教授同时在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分别是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合称“冯陆高萧”。冯沅君,新中国第一位女性一级教授,陆侃如的妻子,哲学家冯友兰和地质学家冯景兰的同胞妹妹。陆侃如与高亨曾同时就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等。陆侃如、冯沅君夫妻与高亨还曾同时任教于东北...
冯沅君出身名门,与她的大哥冯友兰、二哥冯景兰,堪称“一门三杰”;她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文坛上才华横溢、独具风格的女作家,与苏雪林、庐隐、冰心齐名,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她与学者陆侃如的结合,曾被人称作是一部充满着“爱、自由和美”的奇特罗曼史。可以说,冯沅君的...
冯沅君在自传体书信小说《春痕》中记录了五个月内“爱苗初长至定情”的浪漫历程,而陆侃如的情书则以《小梅尺牍》为名,在《文学周报》上连载。【02 夜莺沉默在幸福里】1927年,冯沅君先赴上海任教,随后陆侃如自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二人相聚于上海,成为同事,爱情得以延续。当时,陆侃如正忙于《中国诗史》的创作,...
冯沅君(1900-1974),原名冯淑兰,河南唐河人,现代著名女作家,中国古典文学史家,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和地质学家冯景兰为同胞兄妹,丈夫是著名学者陆侃如。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任教,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冯沅君 作者| 吕家乡,1933年生于...
由小脚姑娘到著名作家、著名学者,冯沅君既得益于自身出色的天赋,也受惠于时代变化和家庭影响。她是河南唐河县人,父亲冯台异是光绪年间进士,曾任湖北崇阳县知县,在她8岁那年去世,母亲携子女扶柩返回唐河;母亲主持过当地的女子小学,姑母擅长诗歌,有《梅花窗诗草》;大哥冯友兰为著名哲学家,二哥冯景兰为著名地质...
在原籍开启新生活后,吴清芝出钱给冯家三兄妹请了家教老师,冯沅君的大哥冯友兰和二哥冯景兰先后赴京、沪读书,一个考上北京大学,一个考中北京大学预科。和哥哥们不同,冯沅君并没有得到如此优越的读书条件。尽管吴清芝是个开明的母亲,可她不会专门为冯沅君一个女孩子请私塾老师,毕竟当时的观念是“女子无才便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