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沅君,这个内心一直向往着自由与解放的青年女性,受到这个伟大运动的感召,勇敢地拿起笔,将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改编成古装话剧,并亲自登台演出,主动扮演了剧中众矢之的的封建专制家长的典型人物焦母(冯沅君的同届同学程俊英饰刘兰芝,孙斐君饰焦仲卿,陈定秀饰小姑)。女大学生登台演戏,...
1929年1月24日,冯沅君与陆侃如在上海一个喜气洋洋的吉日里举行了结婚仪式,永结百年之好。 1931年,冯沅君和陆侃如终于结出了第一个合著的学术研究成果——《中国诗史》,这是继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之后的又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中国诗歌史...
冯沅君将幸福感都写进中篇小说《春痕》里,陆侃如则创作了《小梅尺牍》。后来,两人共同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任教,是同事也是恋人。1929年1月,冯沅君和陆侃如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礼由冯友兰主婚,胡适证婚,张元济、赵景深、洪深等多位文化名流出席。这年,冯沅君29岁,陆侃如26岁。婚后,两人感情稳定,...
冯沅君的博士学位论文用法文写作,标题为LA TECHNIQUE ET L’HISTOIRE DU TS’EU,中文译为《词的技法和历史》,授予博士学位的单位是巴黎大学文学院。论文署冯沅君的本名冯淑兰(FENG SHU=LAN),身份为北京大学原讲师、女子师范大学文学学士。《词的技法和历史》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讨论词的词牌、韵律、修辞等基...
冯沅君简介 冯沅君,原名冯淑兰,字沅君,笔名淦女士,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女作家、学者。1900年出生于河南唐河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冯台异为清末进士,长兄冯友兰为著名哲学家。自幼受家庭熏陶,冯沅君展现出卓越的文学天赋,1917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成为首批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知识分子。五...
冯沅君 Yuanjun Feng去修改 增改资料和作品 性别: 女 出生日期: 1900年 去世日期: 1974年 出生地: 中国,河南,南阳 更多中文名: 冯恭兰 / 冯淑兰 家庭成员: 陆侃如(夫) / 冯友兰(兄) 职业: 作者 关注 89人关注 推荐 人物简介 ··· 冯沅君(1900—1974),女,原名淑兰,祖籍河南唐河,以笔名淦...
冯沅君 冯沅君(1900——1974),河北省唐河县人。文学史家、戏曲史家、作家。1923年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院。1932年留学法国,1935年在巴黎大学研究院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任教。著有《中国诗史》、《南戏拾遗》、《古剧说汇》、《...
陆侃如 / 冯沅君 / 百花文艺出版社 8.1 / 52人评价 > 更多版本(8) 春痕 (1997) 冯沅君 / 上海古籍出版社 7.5 / 44人评价 古剧说汇 (1956) 冯沅君 / 作家出版社 5人评价 庐隐冯沅君绿漪凌叔华作品欣赏 (1992) 庐隐/ 冯沅君 / 绿漪 / 凌叔华 / 卢启元 / 徐志超 / 广西教育出版社 ...
综上所述,朴学、史学与美学的珠联璧合,这是我阅读《陆侃如冯沅君合集》后深刻的印象和深切的感受。而且,陆先生和冯先生这种朴学、史学与美学珠联璧合的学术研究特色,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操作方法的层面,而是自觉地上升到方法论的层面。对于治学,陆先生一贯主张“用分析的工夫而达综合的目的”,“分析(analyse)...
冯沅君(1900-1974年),河南南阳唐河人,现代著名女作家,中国古典文学史家,大学一级教授。原名冯恭兰,改名淑兰,字德馥,笔名淦女士、沅君、易安、大琦、-等。自幼学习四书五经、古典文学及诗词,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和地质学家冯景兰为同胞兄妹,丈夫是著名学者陆侃如。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