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载于《全唐诗》卷三六一。开头一二两句,寥寥几笔,就把刘柳二人屡遭挫折的经历勾画出来了。对起述,句稳而意深,为下文的展开,创造了条件,可谓工于发端。三、四句上抒感,而用典入妙。刘禹锡遭贬,即谪为连州刺史,途中追贬为朗州司马。此时再连州,所以叫做“重临”。关于...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①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②,三黜名惭柳士师③。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④。 注释:①元和十年,诗人因触怒权贵再次被贬连州,而友人柳柳州(即柳宗元)此时也因直言劝谏而再度被贬。两人同出长安,到衡阳分...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作者 刘禹锡 创作年代 中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七言律诗 题材 酬赠诗 全唐诗 作品原文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⑴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⑵。 重临事异黄丞相⑶,三黜名惭柳士师⑷。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⑸。 桂江东过连山下⑹,相望长吟有所...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是刘禹锡在被贬谪期间创作的一首诗,通过对与友人柳柳州分别的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哲理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是刘禹锡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豁达心态的精神...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这两句如实描写了刘禹锡与挚友柳宗元当时的处境状况,写的是:老朋友啊,你和我同时遭贬,被迫...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①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②,三黜名惭柳士师③。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④,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连州:今广东连县(连州市)。刘禹锡再次被贬至连州。柳柳州:柳宗元。柳宗元被贬至柳州②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①刘禹锡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临事异黄丞相②,三黜名惭柳士师③。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
刘禹锡的《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是一首以贬谪离别为背景的酬答诗,通过用典、写景与抒情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与柳宗元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全诗既包含对仕途沉浮的感慨,又以寄情山水的手法将情感升华,结构严谨而意境深远。 一、创作背景与核心主题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唐代·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被贬出京城十年后,我们二人同时接召赴京,却同时再被贬往边荒之地,同行千里渡过湘水后又不得不彼此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