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①赠别刘禹锡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临事异黄丞相②,三黜名惭柳士师③。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唐】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士师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③。 【注释】①西汉贤相,受汉宣帝信任,两度出任颍川太守。②春秋时柳下惠为“士师”(狱官),因“直道事人”三次遭贬黜。
这首《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载于《全唐诗》卷三六一。开头一、二两句,寥寥几笔,就把刘柳二人屡遭挫折的经历勾画出来了。对起述事,句稳而意深,为下文的展开,创造了条件,可谓工于发端。三、四句承上抒感,而用典入妙。刘禹锡初次遭贬,即谪为连州刺史,途中追贬为朗州司马。此时再贬连州,所以叫做“重临...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唐·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释 连州:今广东连县(连州市)。柳柳州:柳宗元。 湘:湘水(湘江),在湖南。 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曾两度...
桂江:即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有所思:古乐府篇名,汉歌十八曲之一,原诗本为情诗,这里用以喻指诗人与友人不忍离别的情状。 小提示: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的翻译及注释内容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士师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③东过连山④下,相望长吟有所思。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②[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微...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士师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③东过连山④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②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赏析诗词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是公元815年作者被贬赴任途中对其挚友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一诗所作的深情回答。全诗结构严密紧凑,行文流畅,用典贴切自然,诗情厚重凝练,深切悲怨,动人心魄,感人肺腑,体现了作者与友人患难与共的真挚情谊。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