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双庙多单拐村和范县颜村铺乡颜村铺,抗日战争后期,曾驻扎着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等首脑机关。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包括颜村铺革命旧址和单拐革命旧址。颜村铺革命旧址四合院坐东朝西,分前后两个相通院,共有砖木...
冀南地区拥有华北平原最肥沃的冲积平原,粮食产量占整个晋冀鲁豫根据地的45%。在经营这片根据地时通过"二五减租"政策,使小麦产量从1938年的1.2亿斤增至1942年的2.8亿斤。粮食的充足供给不仅保障了129师主力部队的军需,还通过太行山的秘密通道向晋东南输送粮食,形成了"冀南种粮、太行用兵"的互补格局。在冀鲁豫地...
《清丰县志》记载,1944年8月底,冀鲁豫边区军民对日伪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清丰县全境获得解放。冀鲁豫军区为进一步扩大战果,解放南乐县城、濮阳县城及豫北的大部分地区,打通冀南与太行根据地的联系,决定将指挥部前移。1944年9月,中共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自山东省观城...
晋冀鲁豫根据地,这片位于华北心脏地带的抗日战场,不仅是八路军的重要战略支点,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从1937年创建至抗战胜利,这片根据地经历了从开辟到壮大的艰难历程,最终成为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抗日根据地。本文将带您走进这段历史,感受根据地人民的坚韧与智慧,以及这片土地对全国抗战胜利的巨大...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又称“晋冀鲁豫边区”。位于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陇海路以北,正太、石德路以南。在这里召开了华北财经会议、刘邓大军南征会议。这里还是《人民日报》创刊号诞生地和《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印刷地。1937年11月,八路军第129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创建...
到1940年底,冀鲁豫根据地向南发展到陇海路,西面、北面接晋冀豫根据地,东面与山东根据地相邻。1941年1月,冀鲁豫边区行政主任公署成立,晁哲甫为主任,崔田民、贾心斋为副主任。至此,包括直南、豫北、鲁西南地区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冀鲁豫根据地处在极端困难时期。根据地军民执行精兵简...
《晋冀鲁豫根据地》能够不断扩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其实很简单,这片根据地能够越做越大,主要靠的是三方面:首先,地理位置特别好,正好处在华北平原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不说,还连接着好几个重要地区。其次,当地老百姓特别支持,军民关系搞得特别好,大家齐心协力。最后,领导团队特别给力,像邓小平、刘伯承这些...
【题目】抗日战争期间,我军创建了著名的冀鲁豫根据地。“冀鲁豫”代表的省份是()【题目】抗日战争期间,我军创建了著名的冀鲁豫【题目】抗日战争期间,我军创建了著名的冀鲁豫【题目】抗日战争期间,我军创建了著名的冀鲁豫【题目】抗日战争期间,我军创建了著名的冀鲁豫 ...
到1940年底,冀鲁豫根据地向南发展到陇海路,西面、北面接晋冀豫根据地,东面与山东根据地相邻。1941年1月,冀鲁豫边区行政主任公署成立,晁哲甫为主任,崔田民、贾心斋为副主任。至此,包括直南、豫北、鲁西南地区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冀鲁豫根据地处在极端困难时期。根据地军民执行精兵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