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十二首·其四【作者】李白 【朝代】唐 玉箸落春镜,坐愁湖阳水。 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 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 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译文 注释 眼泪落在梳妆台的镜子上,因为这湖阳水生出忧愁。听说这湖阳与阴丽华的故里风烟相连,若为邻里。大好的春光匆匆驶过,忽觉...
字数一致的四句七言,内容上是吟唱少年游侠志气的作品,就可以自称乐府《少年行》。单独看王维这首《少年行·其四》,其实会产生诗意的误解。因为前三首都是描写少年豪侠,卫国戍边,苦战匈奴的事迹,是真正的“少年行”,而最后这一首,却和前三首的主角发生了脱节,描写内容其实和“少年”没有了关系。联动起来看...
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离思五首·其四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第四首以安史之乱为中心,写长安近况,是八首的枢纽。这一首是感叹长安时局多变以及边境纷扰。广德年间,宦官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组诗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闻道:听说...
从军诗五首·其四【作者】王粲 【朝代】汉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 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 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 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 虽无铅刀用,庶几...
杂诗七首·其四 曹植[两汉]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0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植 曹植(179年-232年),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曹操的儿子。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 曹植自幼...
《秋兴八首(其四)》注释: 1、闻道:听说。杜甫因离开京城日久,于朝廷政局的变化,不便直言,故云“闻道”。似弈棋:是说长安政局像下棋一样反复变化,局势不明。 2、百年:指代一生。此二句是杜甫感叹自身所经历的时局变化,像下棋一样反复无定,令人伤悲。
《久雨六言·其四》刘克庄〔宋代〕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译文水乡平原突然变为了一片泽国。晴天一下子变成了漏天,大雨倾盆,犹如瓢泼。明天就是小暑节气了,此时的大雨,对于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今年一定会是一个丰收年。注释平陆:平原;陆地。莽为:突然变为。巨浸:大水...
感兴六首·其四 作者:唐·李白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吹笙坐松风,泛瑟窥海月。 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骨。 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 【注释】 ①坐:全诗校:“一作吟。” ②泛瑟:抚瑟。江淹《杂题诗》:“泛瑟卧遥帷。” ③“西山”句:曹丕《折杨柳行》:“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
田园乐七首·其四【作者】王维 【朝代】唐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标签:写人写景场景田园 译文 注释 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牛羊无需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孩子们天真烂漫,不认识达官显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