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四》 原文: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释: 秋菊:秋天的菊花。 佳色:美丽的颜色,这里形容菊花色泽美好。 裛(yì)露:沾湿露水。裛,通“浥”,沾湿。 掇(duō):采摘。 英:花。 泛:...
《饮酒其四》是陶渊明以虫鸟为喻,探讨人生困境与超脱的哲理诗。全诗通过对比两种虫鸟的命运,揭示追求自由与世俗束缚的矛盾,最终以豁达态度寄情于酒,表达对自然本真的向往。以下是原文及翻译: 原文 蠢蠕食叶虫,仰空慕高飞。 一朝传两翅,乃得黏网悲。 啁啾同巢雀,沮泽疑可依。 ...
饮酒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赏析 其四(1)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2)。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3)。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4)。因值孤...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饮酒(其四)晋·陶渊明栖栖①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②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③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
对《饮酒》(其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通篇比喻,以失群之孤鸟自喻。 B. 前六句写迷途徘徊,后六句写归来托身。 C. 以“孤生松”喻归隐之所,表现出诗人
《饮酒·其四》陶渊明 古诗鉴赏 此诗写对菊饮酒的悠然自得,实际蕴藏着深沉的感伤。 秋天是菊花的季节。在百花早已凋谢的秋日,惟独菊花不畏严霜,粲然独放,表现出坚贞高洁的品格。惟其如此,作者非常爱菊,诗中屡次写到,而且常常把它同松联系在一起,如《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
通过“地自偏”表明自己的心志。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门阀制度森严,官场腐败。陶渊明虽有济世之志,但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失望,多次出仕又归隐。这首诗创作于他归隐田园之后,在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归宿,遂以饮酒为题,写下了一系列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感悟的诗篇。
《饮酒·其四》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饮酒·其四》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作品。此诗篇通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鸟的失群离所至托身孤松来暗喻自己从误落尘网到归隐田居的过程,由此表明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对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的歌颂。 作品原文 饮酒
阅读下文,并尝试赏析。饮酒·其四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陶渊明《饮酒·其四》的翻译如下:黄昏时分,一只离群的鸟还在独自飞翔,它形单影只,栖栖惶惶,疑惧不安地在天际徘徊,始终找不到可以栖止休息的地方,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它的啼声也越来越悲凉感伤。在它那凄厉的叫声中可以听到思慕清深高远之地的理想,它飞来飞去却无处可依。它遇到一株孤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