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说啥是公法线。公法线就是指在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上,跨越若干个齿的两个异侧齿廓的公共法线。简单点儿说,就是一条在齿轮上很关键的线。那公法线的计算公式是啥呢?公法线长度的计算公式是:W = m × cosα × [π×(k - 0.5) + z × invα]。这里面的m是齿轮的模数,α是压力角,k是跨...
公法线长度是指与两个异侧齿面相切的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对于外齿轮,指相隔若干个齿的两外侧齿面各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相切,此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对于内齿轮,指相隔若干个齿槽的两外侧齿面。简介 公法线长度是指与两个异侧齿面相切的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对于外齿轮,指相隔若干个齿的两外侧齿...
公法线 首先要明确概念,公法线是公共的法线、是一条直线、是(跨k个齿,不是一个齿)异侧齿廓(渐开线)的公法线。根据渐开线、齿轮原理,渐开线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就是发生线“段”),发生线的长度等于切点到渐开线起始点的基圆弧长(这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因此,公法线必与基圆相切(卡脚与渐开线相切...
公法线W,W=(k×π×m + S + m×Z×0.014904384)÷ cos20。两个曲线或曲面,过特定点,拥有共同的一条垂线,这条垂线就是公法线。齿轮公法线,是一条与基圆相切,与齿轮异侧渐开线相交的直线。公法线,也是两个物体接触点各自曲率中心的连线。
公法线W,W=(k×π×m + S + m×Z×0.014904384)÷ cos20 。其中m是齿轮模数;S是齿轮齿厚。注意齿厚S,是图纸表明的最大齿厚,和最小齿厚,要分别代入计算,获得两个公法线的数值,构成公法线长度的两个极限值。公法线
公法线测量原理:①几何定义基于渐开线齿廓特性,两齿面接触点处的公共法线必与基圆相切。某标准直齿轮模数m=4.5mm,齿数z=24,压力角α=20°,其基圆直径db=mzcosα=4.5×24×cos20°≈99.5mm,公法线长度W=4.5×[1.476(2k-1)+0.014×24],当k=3时计算得W≈19.35mm。②跨齿数k的选择遵循经验...
齿轮公法线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误差累积,单齿检测精度不能用。模数 X 齿数 = 分度圆直径 . 在二齿轮啮合时,理论上把分度圆直径相切处称节圆. 在该处单齿的齿厚度称弦齿厚.是检测齿轮精度方法之一.但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误差累积,单齿检测精度不能保证,而同时采用在节圆处检测多齿间距,称公法线(长度)....
公法线就是共同的法线. 1.两个曲线相接触,过接触点做公切线(只有一条),再过接触点做公切线的垂线,就是两个曲线过接触点的公法线.并且,公法线过接触点两个曲线的曲率中心. 2.齿轮公法线,是与基圆相切,与异侧齿面相交的直线. 分析总结。 两个曲线相接触过接触点做公切线只有一条再过接触点做公切线的垂线...
公法线是指两个曲线或曲面在某特定点共有一条垂线,这条垂线即为公法线。在齿轮技术中,公法线特指相邻几个齿轮轮齿外侧渐开线齿廓的公共法线。简单来说,公法线是指这些齿廓外侧间的一条直线距离,这条直线与基圆相切,并跨越几个齿轮。公法线长度是一个重要的测量参数,它定义为一条与基圆相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