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上·第六章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
时间名词的“丑”可以指十二月,也可以指每天的丑时,它还有个引申意义,即十二月寒冬即将过去,“万物动”,人们该振奋精神,忙活起来了。公孙丑的这个“丑”是时间名词的丑,或许是他出生的时辰,也可能是父母希望他成为一个昂扬向上的人。《孟子·公孙丑篇》。苏洵评点,明嘉靖二十年(1541)余氏自新斋本。来源...
[1]公孙丑:孟子的学生,齐国人。 [2]当路:当权,当政。 [3]许:兴盛、复兴。 [4]曾西:名曾申,字子西,鲁国人,孔子学生曾参的儿子。 [5]吾子:对友人的花色品种称,相当于"吾兄"、"老兄"之类。 [6]蹵然:不安的样子。 [7]先子:指已逝世的长辈。这里指曾西的父亲曾参。 [8]艴然:恼怒的样子。 [9]...
齐qí人rén有yǒu言yán曰yuē:‘虽suī有yǒu智zhì慧huì,不bù如rú乘chénɡ势shì;虽suī有yǒu鎡zī基jī,不bù如rú待dài时shí。’今jīn时shí则zé易yì然rán也yě:夏xià后hòu、殷yīn、周zhōu之zhī盛shènɡ,地...
公孙丑说:“王驩作为齐国国卿的职位不算小了,从齐国到滕国的路程也不算近了,但往返途中未曾与他谈过公事,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他既然已经独断专行,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第七章 孟子从齐国到鲁国安葬母亲后返回齐国,住在嬴县。学生充虞请教说:“前些日子承蒙老师您不嫌弃我,让我管理做棺椁的事...
公孙丑 公孙丑是山东潍坊寿光市圣城街道公孙庄人。该村因公孙丑之姓命名。昔有公孙丑墓,已湮。今分为东公孙、西公孙两行政村。 公孙丑,战国时齐国人,孟子的弟子,曾与万章等著《孟子》一书。在《孟子》一书中记公孙丑言颇多,有公孙丑上下两章,6000多字。《孟子...
公孙丑问曰[1]:“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2]?”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3]:‘吾子与子路孰贤[4]?’曾西蹵然曰[5]:‘吾先子之所畏也[6]。’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7],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8]?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
公孙丑说到:“当年孔子门下的弟子宰我和子贡擅长于说话,冉牛、闵子、颜回三人擅长于修养德行。孔子兼而有之,但是仍然说自己对于言辞之事并不擅长。但是先生您既能知言,又善养德行,那您应该已经是圣人了吧?” 孟子说:“胡说!你这是什么话!昔年子贡问夫子,说:“夫子您是圣人吗?”夫子说:“圣人我不敢当,我不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的内容主要讨论了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对话,涉及治国理念、政治哲学等方面。这段对话反映了孟子的思想,特别是关于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实现社会和谐与公正的主题。孟子的思想强调的是仁政、民本、道德修养等方面,这与韩非子的思想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