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士 [ gōng sh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gōng shì ] 在官之士;公家之士。 公正之士。 武功爵名。战国时秦商鞅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于士卒。汉同秦制。后代亦或沿用。 复姓。汉有公士不害。见《通志.氏族四》。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是奖励军功、鼓励杀敌求胜的军功爵禄制度,它是新兴的地主阶级为提高军队战斗力而采取一项措施,同时也是调整当时社会关系的途径之 一。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共分二十级,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
历史官职> 公士 爵名。战国秦置,为二十等爵第一级,仅高于士卒,言其异于士卒,故曰公士。秦及西汉因之。宋朝亦置。太宗端拱二年 (989) 赐诸州高年长者百余人公士爵。 1、爵名。为秦汉二十级爵的第一级,即最低一级,仅高于士兵,意思是有爵命,与士卒不同(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汉书·刘泽传》:“...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士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个真正的公士,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表现出公正正直的品质。 2. 只有成为一个公士,才能真正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公士”两个字的发音,将“公”字与公正、...
公士一词在古代具有多重含义。在《仪礼·乡射礼》中,它被解释为在官之士,即那些服务于官府的人。郑玄在其注释中进一步指出,公士是指那些正式在官府任职的士人。另一个层面,公士也可以指公正之士。荀子在其著作《不苟》中提到,公正之士是指那些在处理事务时,不偏不倚,不因私利而损害公正原则...
这种制度下,公士相当于现在的二等功,不仅是对士兵勇敢行为的认可,也象征着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商鞅变法通过爵位制度激励士兵英勇作战,不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还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这种制度下,公士作为最低级别的爵位,虽然在等级上不高,但在实际奖励上却是实质性的。它不仅象征着个人荣誉,也...
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公士的意思及读音、公士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soleil于2016年6月17日添加。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在官之士;公家之士。《仪礼·乡射礼》:“记大夫与,则公士为賔。” 郑玄 注:“公士,在官之士。”《礼记·玉藻》:“公士摈,则曰寡大夫,寡君之老。大夫...
汉朝承秦制,有二十级爵位,依次为: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可依爵位受田及宅地。 国学一点就通发布于:山西省2024.01.23 15:24 ...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公士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口十△)×(△一◇)=口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