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从这里修,佛也改变不了你。 #南怀瑾 #修行 #国学智慧 #佛学知识 - 南学微言「南怀瑾」于20240805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69.0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八十八者,于一切烦恼中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禁戒取见之十惑,名为本惑,余悉名随惑,比十惑就所迷之谛理而差别为八十八结使也。结与使皆烦恼之异名,系缚心身,结成苦果,故云结。随逐众生又驱使众生,故云使。苦集灭道之四谛为所迷之真理,迷其真理而起,于...
八十八使 摘自:三藏法数 - 明·一如等 撰 更多:https://www.bmcx.com/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见惑。能驱役一切众生。流转三界生死故也。言见惑者。以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凡有十种。一身见。谓于色受想行识五阴庂中妄计为身也。二边见。谓于身见计断计常。随执一边也。三见...
1、三界三界 见惑(八十八结使) 见惑(八十八结使) 思惑思惑九地 九地 八十一品思惑八十一品思惑断惑证真(四向。四界)断惑证真(四向。四界) 苦谛下(十惑):身边邪戒取贪嗔痴慢疑 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 断思惑初地之一品乃至五品为一来 向,又称斯陀含向 (断见惑之圣者为预流果,又称须...
八十八使见惑在三界内是这样分的:欲界有三十二使见惑,色界、无色界各有二十八使见惑,就是五十六使见惑,五十六再加上三十二就是八十八使见惑。见惑指什么??见惑包括:身见、边见、不正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贪、嗔、痴、慢、疑,从欲界、色界、无色界加在一起共是八十八使。这样简单地给你们讲一下。我们需...
八十八使 摘自:三藏法数 - 明·一如等 撰 更多:https://www.bmcx.com/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见惑。能驱役一切众生。流转三界生死故也。言见惑者。以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凡有十种。一身见。谓于色受想行识五阴庂中妄计为身也。二边见。谓于身见计断计常。随执一边也。三见...
所以三界四谛合起来总共具足八十八使的见惑烦恼。 思惑是由思想方面所生起的业因,是以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为主体。 五钝使: 一、贪心,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欲境,或者是财、色、名、食、睡五种可欲环境,生起执着贪爱的妄想心。
《楞严大义》之“证道——破八十八使见惑(一)” 见到无我,是要破八十八使见惑。这个数量标准要达到,要是没有达标,就不算证得初果。可能有人体会到无我了,但你不要高兴太早,以为自己已经证初果了,八十八品的见惑要全部破尽了才算。所谓八十八使见惑,是以三界四谛來分配。欲界、色界、無色界这三界...
我们讲过初果是断“见惑”的,是从观念上明白、破除我见。见惑分了八十八使,很细。我们看三界八十八使。 欲界是从苦、集、灭、道来分。 “苦”主要是从我们的身心来讲。如果我们的知见没有纠正过来,肯定我们的思惑也不可能纠正过来。所以身心的苦肯定也具足贪嗔痴慢疑,这是五个思惑。我们再细化点看。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