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中讲述了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种新的党国体制转型。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蒋介石多次公开强调,国民党组织内部的“涣散松懈之弊”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种“涣散松懈”...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是著名史学家张海鹏领军打造学术传统,重开百年视界,再现问题热点,章开沅、杨天石推荐作序。 20世纪初叶国民党政权的建立,意味着现代党治政治体制在传统中国的开始。党治即是以党治国,同时亦含其也冶党的面。关于国民党的党治历史,学界的研究迄无间断,而对其治...
《党员、党权与党争》是王奇生所著的有关国民党组织、运行的重要专著。该书以时间顺序分析了1924年国民党改组到1949年前国民党“治党”与“党治”两方面的发展变化,对以往国共合作、国民党阶级基础、党内外派系纷争等问题做出了许多建设性、超越性的学术进步。王奇生.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是 在2009年7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奇生。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从国民党内部探寻其制度结构与运作机制,对国民党内部派系冲突、党务与党权在地方的运作、党与政和军的关系等做了细致的讨论。全书核心是国民党为“弱势独裁政党”,其组织的...
首先是党员缺失:普通党员的供给达不到执政所需数量,党员素质和形象大为下降。其次是党权不稳:军权实际上控制着党权和政权;党政双轨,但实际政重党轻。另外,地方无能:基层党部软弱无力,既不能指导政府,也不能控制党员,更不能领导民众。最后是党争严重:党内派系林立的斗争对国民党造成严重内耗。蒋介石党外“另立新...
我应该是在豆瓣上看到了《党员党权与党争》这本书,至于当时是何种机缘巧合,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我特别着迷于这种偶遇,既有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宿命感,也有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小确幸。 毫不掩饰地说,一开始吸引我的原因,就是这个题目。从副标题“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可以看出,全书说的并...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型态》中讲述了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种新的党国体制转型。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蒋介石多次公开强调,国民党组织内部的“涣散松懈之弊”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种“涣散松懈...
以至国民党内没有了纯粹的左派,最终成为了共产党容纳国民党的形势 中共以个人身份入党,保持了中共党员的秘密性,从而可以在国民党之下开展中共的工作 孙中山的容共政策和国民党内部松散的组织给了共产党在国民党内部发展的可能,是不容于一个政党的内部统一政策的,要么国民党最终被共产党所兼并,要么国民党醒悟终止...
《党员党权与党争》是2009年7月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奇生。本书以国民党的“治党史”为重点,着重考察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社会构成、政治录用体制、党政关系、派系之争与党内精英冲突、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等问题。内容简介 20世纪初叶国民党政权的建立,意味着现代党冶政治体制在传统中国的开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