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生 著 更新时间:2019-09-21 01:19:53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内容简介 历史 中国史 本书考察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从国民党内部探寻其制度结构与运作机制,对国民党内部派系冲突、党务与党权在地方的运作、党与政和军的关系等做了细致的讨论。全书核心是国民党为“弱势独裁政党”,其组织的...
下图是据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整理而成的关于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这一现象 A. 奠定了国民党改组基础 B. 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 C. 是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获第四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7),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0年度华文十大好书之一 作者简介 王奇生,湖南湘乡人,1963年11月6日出生,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本科、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博士),曾在南京中国第...
📚 这本书是王奇生教授的经典之作,深入探讨了1924至1949年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王奇生教授的另一部著作《革命与反革命》同样精彩纷呈。这次有机会获得王老师题词,真是令人欣喜。🖋️ 书中详细分析了党员、党权与党争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国民党内部不同派系之间的权力斗争。王奇生教授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深入的学...
党员、党权与党争 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修订增补本 从组织角度考虑 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社科书籍 王奇生 华文出版社 正版书籍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点击进入9.9元专区>> ¥24.00 (5.00折) 降价通知 限时抢 距结束还剩1天14:53:47 定价¥48.00...
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是却对国民党的组织和动员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就点出了国共合作分裂的必然。孙中山对共产党初期的能力并未有充分的认知,继任的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等对共产党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有着比较深刻的警惕甚至是恐惧。按照作者的观点,国民党、共产党从组织样态上...
1下图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据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整理而成)。这一现象40%35%30%25%20%15%10%5%0%农民工人学生商人A.奠定了国民党改组基础B.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C.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D.说明土地革命成果显著 28.如图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据王奇生的...
📖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以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其内部制度结构与运作机制,试图探寻这些因素是否对国民党的衰败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由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奇生撰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得到了两位史学大佬——章开沅和杨天石的序言支持,他们对作者的厚爱和认可溢于言...
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其实施行得并不成功:在地方,政府不听从党,甚至能胁迫党;在中央,军权挟持党权。王奇生在全书末章是这样总结的:从1924年起,国民党师法俄共(布)的组织形式,将党建在国上,实行以党治国,一党专政。但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念中的政治蓝图又是基于西方民主体制而设计的。这样一来,国民党实际上是...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修订增补本 王奇生 华文出版社》,作者: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修订增补本 王奇生 华文出版社王奇生 著,出版社:华文出版社,ISBN:978750753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