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汉语_儋耳: 1.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哀牢 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唐 张说《宋公遗爱碑颂》:“虽有文身凿齿,被髦儋耳,衣卉麵木
儋耳国也称离耳国,为古国名。位于海南岛的西部。根据《汉书》记载:“儋耳者,大耳种也。”意思是“儋耳”这种体貌的人,耳朵非常大。而“儋耳”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古时当地人其特殊的体貌特征,为古老的国度、千年古郡赋予了传奇的名字。历史记载 根据上面的《水经注》引《林邑记》记载:“然则儋耳,即离耳...
儋耳【作者】苏轼 【朝代】宋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译文 注释 傍晚时分,云开雨散,雷电也收起威势;我凭倚着栏雄,独自观赏大自然的瑰丽。一双彩虹自云端垂天而下,雄风从海上吹来顿感快意。村...
儋耳 苏轼,是一首七言律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这首诗主要写雷雨后的黄昏作者独自登高的情景,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原文: 儋耳 作者:***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儋耳...
儋耳县是西汉置的一个县,辖区约在今海南省儋州市、临高县境内。历史评价 西汉置。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置儋耳县,隶属儋耳郡。郡治所在地,县治所附郭,即在今海南儋州市三都镇南滩浦旧州坡,地处半岛,毗邻大海,地势开阔平坦。西汉始元五年(前82年),废儋耳郡后,儋耳县隶属珠崖郡(今海口市琼山...
《儋耳》是苏轼的一首词作,被誉为“词史上的神话”。全词字字珠玑,深刻入骨,引领着人们探寻古今中外的美学之道。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苏轼《儋耳》的原文及赏析,探讨其中的深层意义。原文及注释:儋耳啼,旧时月色,非今蝉噪。 文鸟思,故国风情,应在梦中。【注释】:儋耳:儋耳是一种鸟儿,清代文学家...
这样一来,儋耳国的位置就大致确定了。那么它有什么特征呢?根据《山海经》中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出以下几点:儋耳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以谷物为主食。儋耳国是一个海洋国家,与东海之神有着血缘关系。儋耳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可能与夏朝有着渊源。儋耳国与夏朝的联系 为什么说儋耳国可能与夏朝有着渊源呢?这...
这里的“儋耳”,同“担耳”,是指人用金属或其他材质的大耳环穿过耳垂,硬生生将耳垂拉扯至双肩及以下,耳垂逐渐分叉形成类似“鸡肠”形状的外貌特征。也有古代史籍将其称为“离耳”,这个叫法则更加生动与鲜明。“离耳”,显而易见,便是将耳朵进行分离。《山海经》中也有过相关的记载,说在南荒之地外,有一“...
历史知识> 儋耳 部族名。有二:一在北荒。《吕氏春秋·任教》:“北怀儋耳。”《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郭璞注:“其人耳大,下儋垂在肩上。”《淮南子·墬形训》作“耽耳”;一在今海南岛,汉武帝于其地置儋耳郡。《汉书·武帝纪》注引张晏曰:“镂其颊皮,上连耳匡,分为数支,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