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寇含义解释 借寇[ jiè kòu ] ⒈ 《后汉书·寇恂传》载恂曾为颍川太守,颇着政绩,后离任。建武七年光武帝南征隗嚣,恂从行至颍川,百姓遮道谓光武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什么是借寇引证解释
借寇 [ jiè kòu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jiè kòu ] 谓挽留地方官也。寇,指寇恂。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百科释义 报错 借寇,典故名,寇,指汉朝寇恂,典出《后汉书》卷十六〈邓寇列传·寇恂〉。光武帝南征,寇恂跟随,直至颍川,盗贼见寇恂到来,...
成语(Idiom):借寇(jiè kòu)发音(Pronunciation):jiè kòu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借助外力来对抗内部敌人。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借寇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借”和“寇”两个字组成。借指借助,寇指敌寇。借寇的意思是指在内部敌人面前,借助外部力量来对抗敌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使用场景(Usage Scen...
借寇攀辕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jiè kòu pān yuán。 指百姓挽留好官。借寇: 东汉寇恂治理颍川有业绩,盗贼清静,郡中无事。离任后谁知盗贼又起,随驾南征至颍川时,百姓遂请求光武帝“复借寇君一年”。见《后汉书·邓寇传》。攀辕: 东汉孟尝曾任合浦太守,治政有方。革易前弊,深得民心。后离任,...
借寇赍盗,汉语成语,拼音是jiè kòu jī dào,意思是指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帮助自己的敌人增强力量。出自《荀子·大略》。成语解释 赍:资助。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比喻帮助自己的敌人增强力量。成语出处 《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成语用法 作...
带“借寇”的诗句包括:“借寇”开头的诗句: 依刘曾识尚书履,借寇难私刺史天。——出自陈棣《上梁尚书生辰》 借寇何能共此邦,离怀未易寸心降。——出自曹勋《送曾豠父还朝十首》 借寇情虽切,依刘计已疏。——出自赵蕃《送江宪移京西漕》 传书问渔叟,借寇尔何因。——出自唐·卢纶《...
词语借寇 拼音jiè kòu注音ㄐㄧㄝˋㄎㄡˋ 解释1.《后汉书.寇恂传》载恂曾为颍川太守,颇着政绩,后离任。建武七年光武帝南征隗嚣更多:https://www.bmcx.com/,恂从行至颍川,百姓遮道谓光武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借寇"一词被频繁运用,展现了不同的应用场景。南朝梁代诗人何逊在《哭吴兴柳恽》诗中写道:“霞区两借寇,贪泉一举巵”,这里的“借寇”可能暗指借用他人的力量或智慧来应对困境。明代张居正在《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中提到:“余不佞,谨述公治郡状,并致其借寇之意”,表达...
历史典故> 借寇 《后汉书.寇恂传》:“即日车驾南征,恂从至颍川,盗贼悉降,而竟不拜郡,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乃留恂长社,镇抚吏人,受纳余降。” 东汉时,寇恂为颍川太守,兴办学校,教化百姓,郡政得到治理,受到民众的拥戴,后调任京都洛阳执金吾。一年,颍川地方又发生骚乱,光武帝刘秀和寇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