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气 [ hòu q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hòu qì ] 占验节气的变化。古人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据此,可预测节气的变化。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候气 词典发音: hòu qì 国语辞典 占验节气的变化。古人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据此,可预测节气的变化。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占验节气的变化。古人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据此,可预测节气的变化。
候气名词解释 “候气”有两个主要的含义: 1、占验节气的变化:这是古人在观察自然现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技艺。具体做法是将苇膜烧成灰,放入律管内,等到某一特定的节气到来时,律管内的灰会自动飞出,根据这种现象可以预测节气的变化。 2、诊候脉气病候:在医学领域,候气也指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和观察,以及...
1. 将候气的发音hòu qì与“后起”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等待适宜的时机后再起,即可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2. 将候气的意思与等候时机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才采取行动,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候气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时机相关的成语,如“时机已到...
3.1 候气【针灸名家】张缙名老中医针灸教学, 视频播放量 35、弹幕量 0、点赞数 0、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3、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颐和中医国学研究, 作者简介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相关视频:“附子舌”和“肉桂舌”,中医一分钟教你辨别!,6.2.2 24
又称候气说。据《后汉书·律历志》载:在“为室三重”的缇室里,按方位置律管,管末端放入苇膜灰,此灰将为季节变化所动。候气说来源于律与月相配的《礼记·月令》,律与节气相配的《淮南子》。候气实验无科学根据。在明清两代,受到诸如朱载堉等人的批判。②见“望气”。
说了这么多,其实候气的关键在于用心感受。别光想着“得气”,要放下杂念,集中注意力,感受身体的细微变化。记住,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针灸的反应也不同。有些人比较敏感,很容易得气;有些人比较迟钝,需要耐心等待。所以,别和别人比,要和自己比。只要你用心感受,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气感”。就算你用了...
候气针灸法,属《内经》针灸补泻法范畴,是中医传统针灸的主要或者基础手法。本针灸法,辨证是基础,候气是关键,补与泻在于调节进退针的快与慢。 自汉以后,历代针灸大家都重视并实践候气针灸补泻,至明代仍英才辈出,但自清以后则逐渐淡薄了,至近代,能以候气针灸...
(4)盘摇法盘是将针进到地部(穴的终点或筋骨之间),候气至,然后提至人部(穴的中层或肉内)或天部(皮下),将针搬倒,与皮肤呈45°角,似推磨式地缓慢旋转,一般不要超过3圈;摇是针下得气后,向左右似摇铃式地摇转,转动多在180~360°之间,使针孔开大,一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