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 基础信息 词语俱舍论 繁体俱舍論 拼音jù shè lùn 怎么读 【俱舍论】的意思 书名。全名为《阿毗达磨俱舍论》。世亲着。汉译本有南朝陈真谛翻的《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二十二卷,唐代玄奘译的《阿毗达磨俱舍论》三十卷。《俱舍论》是世亲在有部学说的基础,吸收经量部、大众部等思想而完成的。本书...
俱舍论的意思 俱舍论含义解释 ?梵语Abhidharma-kosa(-sāstra)之译音,《阿毘达磨俱舍论》之略称。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凡三十卷。阿毘之意为对,达磨为法,俱舍为藏,合言之为对法藏。萨婆多部之六族,发智、婆沙等论皆名《对法论》。藏者,摄含之义,此论摄持包含《对法论》中之胜义,故名对法藏也...
一、唯识学说的深化 《俱舍论》系统阐释了“万法唯识”的核心命题,提出心识不仅是认知的主体,更是现象世界的根本显现动力。例如,论中通过“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分解,论证人的感官体验、情感波动乃至外在物质形态皆依托心识活动而存在。这种分析方式为后期瑜伽行派的“三性说...
《俱舍论》全名为《阿毗达磨俱舍论》,翻译成汉文就是《对法藏论》。对于此论的题目,庵主在这里要着重地介绍一下,因为它其实已经透露出了俱舍学派的核心思想。 “对法藏”三个字,要分开来解释,即不能理解成“对法”、“藏”,也不能理解成“对”、“法藏”,而是“对”、“法”、“藏”。在之前的中国...
俱舍论白话译文卷一之1 1. 分別界品第一 諸一切種諸冥滅, 拔眾生出生死泥, 敬禮如是如理師, 對法藏論我當說。 论:现在想要造论,为了显明自己的师承尊贵,超越其他,所以先赞叹师承,然后再敬礼。“诸”说的是佛世尊,能摧破黑暗,所以称“冥灭”。说“一切种诸冥灭”,指摧灭所有境界的黑暗。因为无知能...
俱舍论全文及译文 咱先看一段:“诸有为法,谓色等五。无为法者,谓虚空等三。 。” 这句话啥意思呢?咱一句一句唠。“诸有为法”,这“诸”就是 是“众多”的意思,“有为法” 简单说就是那些因缘和合造作出来 来的事物。合一块儿就是说好多由各种条件凑一块儿产生出来的东西 西。“谓色等五”,“谓...
《俱舍论》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是印度小乘佛教的代表作。《俱舍论》的作者世亲论师出生于北印度健陀罗国的富娄沙富罗地区,父母皆为婆罗门,其兄即是印度唯识学大师无著菩萨。世亲论师早年学习吠陀经典,后于那烂陀寺出家,并前往克什米尔地区游学。世亲论师的部派取向较为复杂,他早年信奉说一切有部宗,并受到...
世亲沉思片刻,缓缓道来:“弟子斗胆,以’俱舍’为名,有三层含义:第一,是’藏’的意思,意味着此论包含了阿毗达磨的精华;第二,是’鞘’的意思,如同剑鞘一样,能够容纳和保护智慧之剑;第三,也是’摄’的意思,意味着此论摄受了有部的核心教义。”老师听罢,不禁拍案叫绝:“妙哉!妙哉!你不仅将有部...
《俱舍论》是一部重要的佛教论典,全称为《阿毗达磨俱舍论》,由世亲菩萨所著。以下是对其主要内容的概述: 一、概述 《俱舍论》是阐述小乘有部佛法的根本论书,也是学习大乘佛法的重要基础之一。它详细分析了诸法(即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自相与共相,以及它们的生灭变化等规律。 二、主要内容 五蕴: 论述色、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