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事项应当如实载明信访人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 二、信访事项受理 1.登记。党委和政府信访部门或者其他机关、单位收到信访事项后...
信访事项通常指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等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虽然提供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和第...
信访事项主要分为三类: 意见建议类信访事项,是指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管理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看法。 检举控告类信访事项,是指对行使公权力的部门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的检举或者控告,要求查处。 申诉求决类信访事项,是...
一、申诉求决类信访事项 这类信访主要涉及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其权益受到侵害或不公正对待,通过信访渠道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请求解决问题或维护权益。例如,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异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法规 二、检举控告类信访事项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发现有关单位、人员存在违法...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2)各级人民政府职权范围内的事项。(3)各级人民法院职权范围内的事项。(4)各级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事项。百姓对各类事项的信访,可以是对国家机关工作提出建议、意见,或是提出批评,也可以是对国家机关的决定提起申诉,还可以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提出...
(1)发现有关机关、单位存在违反信访工作规定受理、办理信访事项,办理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弄虚作假或者拒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等情形的,及时督办,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2)对工作中发现的有关政策性问题,及时向本级党委和政府报告,并提出完善政策的建议。
第四章:信访事项的办理 第二十七条 各级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和有关规定,按照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的要求,依法按政策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维护正常信访秩序。 第二十八条 各级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应当恪...
(1)发现有关机关、单位存在违反信访工作规定受理、办理信访事项,办理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弄虚作假或者拒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等情形的,及时督办,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2)对工作中发现的有关政策性问题,及时向本级党委和政府报告,并提出完善政策的建议。
一、信访需要准备的内容 信访人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并载明其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对采用口头形式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机关、单位应当如实记录。 二、信访注意事项 1.信访案件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回复,60天内办结,最长时间不能超过三个月。
(一)信访人首次向本机关、单位提出的信访事项;(二)本级或上级党委和政府信访部门首次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信访人向不同机关、单位或同一机关、单位不同部门提出信访事项的,先行收到的机关、单位或部门先行受理,并录入信访信息系统。第四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信访部门以及其他机关、单位收到初次信访事项,应当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