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征信系统数据库提供了67亿次信用报告查询服务,个人征信机构更是提供了700多亿次各类征信服务,这服务次数,就像火箭发射一样,蹭蹭往上涨!还有个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这可是个“金融神器”。截至2025年2月末,银行机构通过这个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37.3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就有9.4万亿元。这...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由国家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发展提供相关信息服务设立,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征信系统,该运行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监督管理。根据国务院第631号令《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收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按照...
地方性社会信用立法中有的将未成年人排除在信用数据主体之外,如《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社会信用,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以下统称信息主体),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遵守法定义务或者履行约定义务的状态。”但未成年人同样具有信用数据及权利,不应混淆数据保护与数...
提高金融抗风险能力,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在安全合规前提下,推动金融信用数据和公共信用数据、商业信用数据共享共用和高效流通。 便捷医疗理赔结算,支持医疗机构基于信用数据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就医。 支持企业开展自有数据、公共数据等融合分析,通过环境质量...
信用报告机构开始收集来自在线交易和社交网络等渠道的替代数据,这使得信用信息的范围和来源变得不确定。此外,建立信用报告系统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同时也需要有效的信息和数据共享机制,以提高信用信息的质量和覆盖范围,同时确保市场的竞争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微信ID:ruc_fintech)对报告核心内容进行了...
《行动计划》中有关“信用”的内容如下: 提高金融抗风险能力,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在安全合规前提下,推动金融信用数据和公共信用数据、商业信用数据共享共用和高效流通。 便捷医疗理赔结算,支持医疗机构基于信用数据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就医。 支持企业开展自有数据、公共数据...
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2024年末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收录11.6亿自然人 中国网财经4月3日讯 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在发布会上表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体系,大力推动现代征信...
任咏梅介绍,截至2024年末,数据库已经收录11.6亿自然人、1.4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2024年全年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67亿次。为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因缺乏抵押担保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依法建设了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面向社会提供七大类、多种动产和权利担保的统一登记和查询服务,...
专家谈|国家公共信用中心郭歌:增动能、提效能、聚势能 三方面发力助推信用数据价值发挥 财联社4月23日讯(记者 李婷)数字中国建设驶入快车道。2022年12月《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出炉,数字要素发展迎顶层设计。步入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框架亮相。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