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华文化,我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体系。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以法律形式确定了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价值、基本内容,非遗工作进入依法保护新阶段。全国31个省(区、市)出台非遗保护条例,一些市、县出台地方性法规,非遗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开展。保护名录体系不...
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中央政治局: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2025非遗新年联欢会 孙业礼任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 部长 热烈庆祝表彰大会隆重召开 热烈庆祝《2022年度非遗传承人物表彰大会》隆重召开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文旅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中国教育...
6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10届会议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中国成功当选2024—2028年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这也是中国第四次担此重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中央政治局: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2025非遗新年联欢会 孙业礼任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 部长 热烈庆祝表彰大会隆重召开 热烈庆祝《2022年度非遗传承人物表彰大会》隆重召开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文旅部 第
文物遗产主要是以物为载体,以静态呈现为主要特点。而非遗是以人为主要保护对象,以活态传承为主要特性。根据两个不同的文化遗产特性,国家分别制定和出台了《文物保护法》与《非遗法》两个法律,说明文物和非遗在特性、规律、表现形式等方面有较大区别。非遗保护十六字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
2004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批准在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亲切关怀下,我国非遗保护传承有力有序、成效显著,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总结宣传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经验,特开设此专...
中国非遗传承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遗传承网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和旅游部领导下的公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网站,促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遗传承网 www.ch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探讨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非遗保护传承机制的创新、如何使非遗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