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需要“五策联动”即通过农民进城落户、城镇赋能农村发展、提升农村产业结构、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等举措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力争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乡村要振兴,农民须进城 从...
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二十三)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创新移风易俗抓手载体,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持续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
4月3日,记者从英德市委组织部获悉,近日,英德在大湾镇召开2025年推动农村土地整合整治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现场会,通过示范带动、现场观摩、经验交流,进一步激发村民小组长干事热情,推动农村土地整合整治工作提质增效。英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袁新建,各镇(街)党群副书记...
促进村原党群服务中心位于东滨北区,总建筑面积仅320平方米,功能单一,配套设施简陋。因高铁项目的落地实施,于2019年8月进行拆除。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精心规划与筹备,新的党群服务中心于2023年10月动工,2025年元月全面竣工,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占地面积2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73平方米,功...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带头人。要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健全常态化政治教育培训机制,从源头上提升党员队伍的质量和素质,突出政治标准,吸收政治坚定、能力突出的优秀农村青年加入党组织。要把握时代潮流,提升服务...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丰富农民文化体育生活,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发挥村规民约积极作用,普及科学知识,推进移风易俗,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提倡孝老爱亲、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促进男女平等,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
坚持基层党组织对乡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全面领导,通过法定程序实现党组织书记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推进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合作社、龙头企业、生产小组上,扩大党的组织覆盖,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厚植基层组织...
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第一,加大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健全幼儿教师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加强优质资源供给,优化学前教育投入保障体系。指导各地综合考虑出生人口变化、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布局,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补齐普惠性资源短板改善村幼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利用好农村幼儿园。统筹教师编制数量,落实紧缺...
原标题:直击现场丨搭建交流平台 促进村强民富 孟夏时节,长治的田野间处处闪耀着生命的力量。 土地孕育无限希望,乡村发展势如破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市强化党建引领,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要抓手,增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群众自力更生、奋发有为的内生动力,群众的...
各地应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突出差异化定位、专业化生产、特色化发展,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快构建“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格局。深入挖掘当地的资源、文化、生态、交通等优势,大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