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碰见另外一个僧人,不是叉手而立了,而是双手空中画圆相,默然站立,于是又赶忙去给出另一种解读。就这样,源源不断的解读下去,每一则公案给出一个不一样的答案,先不说答案怎么样,但一定很累吧!实际上这与“禅”背道而驰,依文解意,如在梦里。千七百则公案实际上只有一个答案,一透而过。既然如...
〔依文解意](7分)(1)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的“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 王守仁在文中将个人理想寄托在“竹子”上,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4分)“竹”之特点“竹”之象征①象征君子谦虚、通达、有气节的品行外节而直...
下面還有兩句話,禪宗祖師講「離經一字,允為魔說」,如果說法的時候,沒有根據佛經的話,就不是佛法,而是魔說的,你看難不難!所以真正講到禪宗,不但要真參實證,工夫到,而且佛經都要通達,即不可依文解義,也不可離經說法。
在圣者看来凡夫境界的世间万法根本不存在,是无生。 在《金刚经导读》课程里,从“四重二谛”的第三重二谛开始,就反复强调凡夫境界世间万法其实无生。无生是进入大乘佛法的门槛,不能理解、领受无生,永远在大乘佛法门外徘徊。 在《楞伽经导读》课程里,又以“眼翳执毛模型”为喻,依然强调凡夫境界世间万法其实无生...
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速道速道。师拟对。圆悟劈口击之。因坠一齿。即大悟。”---《景德传灯录》明洪武年一个叫做居顶的人写了一本《续传灯录》,其中也有句话包含了这个意思。临安府中天竺幻堂中仁禅师。洛阳人也。少依东京奉先院出家。宣和初赐牒于庆基殿落发。进具后...
1 没有责任心那么多的状态不消除,那怎么开悟呢 16 2023-10 2 依文解意三位圣人都喊冤枉呀 26 2023-10 3 圣人心量宽广包容解决分别对立之妄心意想 42 2023-10 4 不真诚实修靠投机取巧成为圣人是不可能的 29 2023-10 5 真诚相处实情实话实说真的责任心真的行者 ...
自诳诳他,彼此俱坠。依文解意,讲经说法,骗自己也骗别人。师父也堕下去,徒弟也堕下去,统统地往下堕落。努力努力!细细审之。你要努力努力,加倍精进。千万不要自己骗自己,更不要骗别人。要细细地审查自己所思所行。自己到底明白了没有?这个东西是装不来的!你明白就是明白,你不明白装明白,装来装去,还是不明白...
最近一段时期的文章都在反复强调契入空性、安住无为、绵密保任,于是一些修行人又钻到文字相上去了,当真是依文解意、三世佛冤呀,又谈何精进修行! 空性怎么契入?只要有个刻意的境界去契入,那就不叫做空性了,那就是有性了,只不过是意识心的妄想而已了!
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遵元音老人嘱咐,2000年后,随缘传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门。若人发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开本来,见到本性。有缘行者,莫失良机。佛教就像寓言,故事里面有故事。佛教的“故事里面的故事”,...
《朝闻道》一读《论语别裁》一 依文解意,三世佛冤。断章取义,盲人摸象。深入本体,大道方明。闻即往生,夕死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