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舍略觉失望。他后来听说姚兴逼罗什娶妻纳妾,让他破了戒规,长叹道:“罗什就像好的丝绵,怎能处在荆棘中呢?”罗什知他已到姑臧,劝姚兴迎纳,当时姚兴尚不知耶舍是何许人,没有听从。不久姚兴让罗什译经,罗什故意说:“要弘扬佛法,所依经典不能不文义圆通,我读经虽然不少...
佛陀耶舍曾诵《昙无德律》,司隶校尉姚爽想请他译出,但又担心他的记忆有遗漏谬误,就对他进行验试:让他诵记羌籍药方五万言,第二天拿出原文对照,一字不差,大家对他深加信服,便请他着手。佛陀耶舍嘴上长着红胡子(赤髭)兼又善讲《毗婆沙》,便被人称为赤髭毗婆沙。他做过罗什的老师,便又被称做大...
佛陀随顺其根性,向耶舍宣说了色、受、想、行、识五蕴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听到佛陀的开示,耶舍即时得以远离一切尘垢,得到清净无染的法眼。佛陀又为他开示了四圣谛,耶舍当即本性得大自在,出离了生死苦海,证得阿罗汉果。 耶舍即脱下身上贵重的衣服,拜在佛陀座下,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为一名出家弟子。耶舍...
佛陀耶舍:背诵五万字羌籍药方的传奇僧人 佛陀耶舍是鸠摩罗什的师父,他的智慧和记忆力令人惊叹。十三岁出家,十五岁时每天能背诵二三万字的经文,到十九岁时,他已经能背诵大、小乘经数百万字。姚兴在逍遥园中为他另立新馆,供养他的物品堆满了三间屋子,但他对这些毫无所取,只是每天定时吃一顿饭。
不久姚兴让罗什译经,罗什故意说:“要弘扬佛法,所依经典不能不文义圆通,我读经虽然不少,但对佛理并无多深的造诣。只有佛陀耶舍擅长经义。愿陛下招他来,这样译时便能再三斟酌,落笔才有把握,不至遗落微言大义,方能取信千载。” 姚兴便派使都带着丰厚的礼品来姑臧,耶舍对礼物概不接受,笑着说:“圣旨一来,理应...
一代高僧:佛陀耶舍 佛驼耶舍(约4-5世纪),《四分律》译主。罽宾人,出身婆罗门种姓。有比丘于其门前乞食,其父使入怒殴之。未凡,其父患手脚痉挛,行止不便。乃询于巫师,巫曰:“坐犯贤入,鬼神使然也”。其父闻之,即竭诚仟悔,不数日,疾痊愈。由是乃命其子耶舍出家,作被殴比丘之弟子。舍年十三,常随师远...
佛陀耶舍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佛学大词典 梵名Buddhayas/as 。又称佛驮耶舍。意译觉明、觉名、觉称。东晋译经家。北印度罽宾国人。十三岁出家,至十五岁日诵经二三万言,二十七岁始受具足戒。常以读诵为务,专精不怠,博通大小乘。鸠摩罗什游学时,曾师事之。后应罗什之请,于姚秦弘始...
《四分律》是后秦时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佛教书。原为印度上座部佛教系统昙无德部(法藏部)所传戒律。共六十卷。因分四部分,故名。中国佛教律宗据以立宗和宣教研习。中国佛教最具影响、流行最广的佛教戒律。列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从身(行动)、口(言论)、意(思想)三方面对出家僧...
觉名法师(佛陀耶舍)晋‧长安‧罽宾人◎宣化上人1970年11月29日讲于美国佛教讲堂你看古来有道德的沙门,国家当宝贝,不准出国的,好像《楞严经》一样,也不叫它到旁的地方去。现在再讲另外一位法师,这位大德高僧叫什么?他叫“觉名”,也是印度人;现在讲的完全是印度的高僧,不是中国的。因为佛教是从印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