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养生》是009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陈德军、陈耳东。内容简介 《佛家养生》则从衣食住行方面,向世人展示了佛教的养生故事,以此说明佛家“养生先养心”的理念与实践,及其所蕴含的有益当代人类身心健康的丰厚智慧。总之,我们企望通过这三本小书,旨在阐释这样一个道理:佛教“是一种救世之道,一朵...
此四句人称佛家十六字要诀,最早见于南朝梁时曼陀罗仙翻译的《文殊般若经》,又见于南宗神会的《南宗定是非论》(收在神会语录内),属北宗禅法。佛家十六字要诀的出现,表明了禅定理论在养生学中的应用。 中国佛教禅宗发展到慧能形成南北二宗,出现了“顿悟”与“渐悟”的不同修禅理论。南宗慧能主张顿悟,认为“佛性常清...
其次,食素也有利于养生。佛家主张“长养慈心,勿伤物命”。心慈,就会心境平和,身心和谐。对于“食不过饱”,佛家也有特殊的做法。一般情况下,三餐有规律,但当感到肠胃滞胀、消化不良时,有时会不吃晚饭。相应的,要减少晚间活动,以静为主。这样可保持体态轻盈,身体舒适。但工作繁忙时不适宜此法。为现代人...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送TA礼物 1楼2013-03-27 14:19回复 sdjnjfw 人气楷模 13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
解析 答:佛家养生思想的传入:有调身、调气、息心静坐的方法,静坐气功,人体由地、水、火、风和合而成,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人之体温、热量,风为呼吸。“四大调和”佛学讲求调理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存关系”,重视环境调养,植树造林,行医施药等公益事业。佛家有很多戒律,如五戒、十戒、普萨戒等。
佛家的养生思想中,参禅是一种专注于法境的修行方式,也被称为禅定。这种修行方法要求将心思集中在特定的对象上,深入思考,因此被称为参禅。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有调身、调气和息心静坐的方法。静坐只是修禅的一种形式或基础,并不是目的。参禅不仅有强健身体的作用,还能延年益寿。养生家将这种静坐的方法融入到健身功...
拜佛是使我们身、口、意清净的运动,可以和佛相应,当然也可以治病。强化内脏、增加细胞带氧量 现代人精神很紧张、压力大,全身的肌肉不自觉地都是很紧绷,而且因为缺乏运动,整条脊椎都很硬很难弯曲。脊椎一节和一节中间的缝隙是神经和血管通过的地方,由脊椎出来的神经是负责管理各个内脏的,如果脊椎一节一节挤...
佛家“持午”养生 vs 现代“轻断食”潮流 轻断食:过午不食的现代实践 根据佛教传统,出家人过午不食,称为“持午”。如今,一些普通人也采用此法,在午餐后不再进食,这在健康领域被称为“轻断食”。佛教持午戒与现代健康理论 对佛家修士来说,持午有特殊意义。出家人生活简朴,“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多食会...
💡想要身心健康,试试道家和佛家的养生动功吧!这套功法通过拉伸任督二脉,打开身体的各个气脉,让你感觉神清气爽。🧘♀️在练习中,我们的心灵也随之打开,因为心脉就是心量,锻炼身体就是在锻炼心灵。💖很多人身体不好,情绪就会受到影响,而身体好了,精神自然也会好起来。所以,身心都要好才是真正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