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余先生对胡适的理解,我认为仍然是以一个白种人,是以西方现代化思考的核心点所讨论下的,是以西方的话语权为核心来思考的,是一个浅薄的理性主义者、浅薄的自由主义者的这样的一个思考。这是借用牟宗三先生来批评胡适之的话来说的,胡适之以及尊崇他的...
余英时:法治观念非常淡薄,虽然有“法”,但不是法治,是“王法”,要遵守“王法”,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孙中山是起过作用的现代人物 为什么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会走得如此曲折? 余英时:现代化不光是政治问题,现代化牵涉到社会经济组织等方面,不是政权在...
余英时1930年生于天津,籍贯安徽潜山,是当代历史学家、汉学家,美国哲学学会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荣誉讲座教授。1950-1955年,余英时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为新亚书院文史系首届毕业生。1956-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
余英时,1930年生于天津,原籍安徽潜山,当代华人世界历史学家、汉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院士。1950-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1961年,…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简介 讨论 精华 等待回答 切换为时间排序 ...
史学家余英时去世,享年91岁 据台湾“中央研究院”讣闻,余英时于当地时间2021年8月1日晨间于美国寓所睡梦中去世,享年91岁。1930年,余英时出生于天津,师从国学大师钱穆,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讣闻称,余英时“专长用现代学术方法诠释中国传统思想,在中国历史特别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
余英时|“君尊臣卑”下的君权与相权 余英时,著名历史学家。本文来源:《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我写《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一文,主要是从政治思想的角度来检讨中国政治传统中的反智成分。在这样的限制之下,我所勾画出来的一些现象自不能不有所偏。这是由于历史分析的体裁使然,而不是我有意地深文周纳。不...
余英时:是的,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其他思想象儒家思想这样,能够维持得这么长久,延续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价值系统。在做人方面,我最同情儒家了。今天全面恢复儒学做不到,但基本道德,离开儒学其他思想不能代替。比如说,作为一个人,怎么能不讲信义呢?基督教不能代替儒家思想。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
8月5日,著名文化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唐翼明向极目新闻记者证实,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教授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1日凌晨离世,享年91岁。唐翼明教授与余英时教授相交30余载,感情极其深厚。初闻噩耗,唐教授一度不敢相信,待多位友人确认消息后他悲不自胜,以诗寄情,“今古淹通,中西融汇,百年高唱唯公健;...
余英时:中国对人权是一样尊重的,在王莽时代有诏令,不能买卖人作奴隶,这比西方还进步,西方整个古代以至早期基督教都视奴隶为当然。人都有权益,人都有尊严,这在中国早就有了。中国的观念跟西方的价值可以结合起来的。 从前中国还有士大夫阶层来控制,政权也是开放的,开放到一定程度就是科举,要做官必须先考试,这个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