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梦伦1936年11月8日出生,籍贯浙江余姚,1960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到航天部门工作,是我国著名的航天飞行力学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研究员、科技委顾问、博士生导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 余梦伦长期从事航天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和发射工作,参加了...
余梦伦:早在1984年,我在靶场进行“长征三号”的发射工作时,就发现了高空风的影响,并根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高空风的情况进行了高空风弹道修正方案的研究,提出通过弹道修正来减少高空风引起的气流攻角,以降低高空风对飞行的影响。 高空风弹道修正的原理是从原来按弹道攻角最小设计弹道改为按气流攻角最小设计弹道。然而...
近日,央视《吾家吾国》节目有幸邀请到一位特别的嘉宾——我国弹道式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先驱余梦伦院士。余梦伦院士不仅是一位坚守航天基层岗位的执着者,更是一位在基层默默奉献了六十余载的“超级码农”。在面对重重挑战时,他总能灵光乍现,充分展现了“蓝领院士”的独特魅力。在火箭升空的辉煌时刻,...
1965年3月,我国启动了东风系列某型号导弹的研发工作,余梦伦成为弹道设计小组的三位核心成员之一。在面对超长飞行距离的试验挑战时,他们一度陷入困境。然而,余梦伦凭借其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结合低弹道与高弹道特性,将全程试验巧妙地拆分为两次独立进行。根据余梦伦院士的回忆,为了充分验证方...
以下视频来源于央视新闻为证明方案可行性他们足足算了两三个月余梦伦院士今年87岁,是我国弹道式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开创者之一。1960年,他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提前毕业,被分配至当时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总体部,为导弹和火箭的发射计算飞行路线。1965年3月,我国开始了东风系列某型号导弹的研制工作,...
【#中国人手摇导弹是什么场面#】余梦伦院士,是我国弹道式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开创者之一。上世纪60年代初,他和同事靠手摇计算机,通过反复的手臂转动,摇出了最初的导弹弹道。每次计算都要转动手臂几个月,甚至都摇肿了↓↓致敬!#吾家吾国# L央视新闻的微博视频 ...
上世纪60年代初,东风二号导弹弹道设计的重担落在了几个平均年龄不满30岁的年轻人肩上,25岁的余梦伦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在东风二号的弹道设计过程中,余梦伦要承担的工作是研究如何提高弹道的精度。 余梦伦依据他所掌握的地球物理和天体测量等知识,在东风二号导弹弹道设计的过程中引入了“地球扁率”的概念。 在...
吾家吾国独家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余梦伦,他是我国知名的弹道设计专家,中国弹道式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开创者之一。他一直投身于航天基层岗位六十多年,相继参与了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二号E(简称长二捆)等发射工作,一心只为中国火箭设计出完美的飞天弧线。他和无数的中国航天人,夜以继日,攻坚克难,把困难...
余梦伦院士 (1936.11-),汉族,浙江省余姚县人,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国防波五院(七机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总体设计部工作。1993年至1995年任副主任设计师。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科技委顾问。
长期从事航天领域技术研究工作。承担国内多种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和发射工作,系统提出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理论和方法,参加包括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二捆和神舟载人飞船等的发射工作。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三等1项,省部级奖13项;全国劳动模范、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