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7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
《伤寒论》398条原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一)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悪寒。(二) 太阳病,发热,汗出,悪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三)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悪寒,体痛,呕逆,脉阴阳倶紧者,名为伤寒。(四)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伝。颇欲...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
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辩脉法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平脉法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痉湿暍脉证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原文...
0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汤+附子一枚 过汗致阳虚汗漏,表未解 020.太阳病,发热,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新加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
原文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论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
伤寒论原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一)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悪寒。 (二) 太阳病,发热,汗出,悪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三)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悪寒,体痛,呕逆,脉阴阳倶紧者,名为伤寒。 (四)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伝。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伝也。
【原文】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而致,非时行之气①也。 【注释】 ①时行之气: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凡由气候不正,引起很多人发生症状相似的疾病,称为时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