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盟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管辖。伊盟,全称伊克昭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旧行政区划名。在历史上,伊克昭盟曾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政区划的调整,伊克昭盟的行政区划地位发生了变化。在2001年,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
盟,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结拜弟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 伊盟名字寓意品味高、关怀别人、强势,也寓意聪慧过人,精力充沛,必定有所作为。 伊盟名字重名率高吗? 在每一亿人口中,约有 5 万人使用伊字; 2 万人使用盟字。 伊盟名字给人的第一印象 积极明快精力充沛有想象力 伊盟名字...
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伊盟工委云北峰同志派伊盟中学的老学生杨进功到包头,向伊锦文传达了伊盟工委的意见:“要伊锦文团结全体师生,维持学校正常秩序,坚持办学,等待人民政府接收。并让伊锦文尽快与绥东绥蒙政府取得联系。”伊锦文接到指示,...
鄂尔多斯市,原称伊克昭盟,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在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伊克昭盟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正式改名为鄂尔多斯市,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
伊克昭盟即鄂尔多斯市的旧称,伊克昭系蒙古语,意为大庙,因清初鄂尔多斯六旗第一次会盟于达拉特旗的大庙 王爱召而得名。简称伊盟。其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隔黄河由西到东分别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盟相望,南和东南与陕西省、山西省接壤。面...
历史民族史> 伊盟事变 国民党军队镇压内蒙古伊克昭盟蒙古族人民激起的事变。又称“三二六”事件。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任命陈长捷为伊盟守备军总司令,并率部队进入伊盟,实行“党政军一元化”政策和“反共灭蒙”的方针,镇压抗日群众和进步人士,强垦土地,抡掠牲畜,杀害乌审旗西协理奇国贤。1943年2月21日,札萨克旗保安...
1941年,正当抗日战争向前发展的关键时刻,国民党顽固派愈来愈猖狂地实施所奉行的“反共灭蒙”政策,处处压制伊盟人民的抗日斗争。国民党派盟警备总司令陈长捷、二十六师师长何文鼎、骑七师师长朱巨林等,率部3万多人进驻伊盟。陈长捷的守备军对蒙古族人民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向根本不产粮食的牧区强征粮食,还成立“...
赵会山:对伊盟解放初期几项主要工作的回顾 奔赴伊盟 抗日战争胜利前的1945年4月,我奉命从延安大学以双重身份去伊克昭盟的乌审旗和鄂托克旗做情报工作,任鄂旗工委委员和伊西工委委员。 伊旗解放后,任盟委秘书长、副书记、第一书记,直到1960年调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农牧部,在伊盟工作达15年之久。这15年的工作生活经历给我...
1949年12月28日,伊盟人民自治政务委员会改称绥远省伊盟人民自治政府,在原郡王旗霍洛成立达尔扈特区人民政府。 1950年,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普遍组建了行政政权,各旗县下辖区、乡、行政村(牧区称达尔古)、自然村(牧区称小达尔古)。 2001年4月30日,伊克昭盟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鄂尔多斯市。 [6-7]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