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问一个教育程度一般的人,什么是弗洛伊德的梦的理论的核心,他或许会说,对于弗洛伊德来说,梦是做梦者的一些被禁止的无意识欲望的幻想性实现,这样的欲望往往跟性有关。好,让我们记住这个定义,然后打开《梦的解析》一书的开头,弗洛伊德详细地解释了他自己关于“伊玛打针”的梦——有理由相信弗洛伊德知道自己在做...
拉康认为问题绝非这么简单,当我们满足于这个对象时,我们就落入了一个陷阱而不自知。在拉康看来,升华涉及的对象绝不是社会认可的一般对象,而是一个物(Thing)。针对弗洛伊德的定义,拉康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升华就是“把一个对象提升到了具有物的尊严的高度”[9](P112)。拉康说:“我正尽力为你们提供与升华有关的必要...
弗洛伊德带给我们的教益在于,我们绝不可能认识到那(上述关系,译注)意味着什么。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创伤。性存有的创伤本质上就是两组关系间关联性的缺乏。对弗洛伊德而言是创伤的东西对拉康而言是一个公理(axiom):根本没有性关系。在人类间没有关于性关系的固定公式。拉康将在弗洛伊德案例中总是呈现为性存有之不可...
现在,虽然弗洛伊德的理论出发点是生物学,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区别以及一些反应的原则源于对从能量出发的冲动的思考这一事实,拉康在研讨会《四个基本概念》上看到了来自表面的拓扑学和薄片神话的冲动概念。 因此,拉康在弗洛伊德的建构上又迈进了一步,因为他能够设想生冲动和死冲动统一的一元论和关键阶段。因此,拉康...
正是为了回应这些争议,也为了防止精神分析的平庸倾向,拉康借“回到弗洛伊德”之口号,试图在结构的基础上重新给俄狄浦斯情结奠基。这个任务贯穿了其近三十年的学术生涯,也促成了精神分析史上的一次范式性转向:从经验到结构。 本文并不打算就这一转向做一个专门的概念史研究③,而意图更多在澄清这一转向之基本方向的...
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是拉康,他修正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并在这个基础之上结合了许多其他学说,为人们理解超我的运作机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什么叫超我?其实就是人的理想化追求,它建立在人对于世界的认知之上。 如果一个人认为世界本应该就是完美的,或者TA害怕不完美的世界带来的痛苦,那么TA就会寻找一个可以为TA避免这...
俄狄浦斯情结:从弗洛伊德到拉康 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它既决定了男女性差异以及代际关系的构建,也同时决定了精神分析之心理病理学范畴(神经症—性倒错—精神病)的分化和区分。它不仅涉及一般经验意义上的家庭三角关系,还进一步涉及了文化在种系...
无意识的移置--从弗洛伊德到拉康 无意识是20世纪现代文化中的经典术语,其内涵宽泛、复杂、含混.通过弗洛伊德和拉康的伟大探索,循着无意识的"移置"这一思路,来展示由于能指的滑动所带来的对无意识意义的逼近过程.首先介绍弗洛伊德传统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及在文学批评中的滥觞与流弊.在此基础上,又阐释拉康语言学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场讲座的主题都是拉康在教学中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超越。本次讲座旨在阐明拉康超越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路。上次讲座说到:必须区分俄狄浦斯情结和阉割情结,这两个情结在弗洛伊德那里紧密相连。超越俄狄浦斯情结虽与超越阉割情结相关,但超越阉割情结发生于拉康晚期理论。本次讲座也将拉康与弗洛伊德各自的...
所以,弗洛伊德指出:“梦的转移是由这种审查制度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内在的自卫。” [3] 从弗洛伊德到拉康——略论西方精神电影分析学的理论来源文/陆莉莉在经典叙事和现代叙事的对立成为当今主流电影理论的今天,电影精神分析学的引入便显得至关重要。而要更好地理解电影精神分析学,对弗洛伊德和拉康两位精神分析学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