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易对手风险概述 (1)交易对手风险特征 交易对手风险是指投资净现值为正,但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其义务,因此无法从交易中获得利润的条件风险。风险类型可能在以下情况下出现: ①场外衍生品交易 ②证券融资融券交易 (2)交易对手风险与贷款风险 ①贷款风险(Lending Risk):贷款期间的风险金额通常是确定的,只有一方承担风险...
信用风险评估 这是交易对手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银行需要对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其财务状况、偿债能力、信用历史等。通过信用评级机构的报告、公开财务数据以及内部信用评估模型等手段,确定交易对手的信用等级。 市场风险监测 由于市场波动,交易对手的价值可能会发生变化。银行需要密切监测市场风险因素,如利率...
总之,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中的交易对手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而持续的过程,需要银行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以保障金融市场业务的稳健运行。
对手方风险在金融交易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它指的是在交易中,由于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其合同义务而导致的潜在损失风险。 在期货交易中,对手方风险的产生可能源于多种原因。例如,交易对手可能面临财务困境、破产、欺诈行为或者由于市场极端波动导致无法履行合约。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投资者可能无法按照预期获得应...
1、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定义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CCR)是指交易对手在交易最终结算前违约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在交易对手违约时,若与其交易合同的经济价值为正,则产生经济损失(BCBS,2005)。 2008年的次贷危机是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个转折点,危机把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破坏性展示的非常充分。
巴塞尔委员会指出,部分金融机构在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和高级管理层监督、尽职调查、风险敞口计量、信用风险缓释、压力测试计量等。基于此,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指引》,旨在加强金融机构在上述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并鼓励银行...
在量化交易中评估交易对手风险,可查看对手的信用评级、财务状况等信息。管理方面,可通过分散交易对手、...
【结算前风险】是一份衍生产品合约在现金流最终结算之前发生违约的可能。 【结算日风险】则是当合约到期或者结算日时,交易对手被要求交现金却无力支付出现违约的风险。 一般而言,提到结算风险时,监控管理的往往是结算前风险。以收益互换业务来说,交易双方都面临对手方信用风险,但是损失只有在一方欠钱时发生。
中央交易对手(CCP)是指的是通过合约替换介入金融交易双方之间,成为所有卖方的买方,及所有买方的卖方。CCP通常利用内在的风险管理机制,如清算会员提交的保证金或清算基金,来提供中央对手方服务并管理对手方违约风险。一个合理设计,并且拥有恰当的风险管理安排的中央交易对手,它可以降低整个市场所有参与者面临的风险,并且有...
交易对手风险管理 投资交易对手是指使公司承担信用风险敞口的融资方、担保方等。通常投资交易对手具有以下特点之一:负有按照约定偿付本息的义务;负有按照约定的、可能产生的赔偿或支付责任。 投资交易对手风险(以下简称“交易对手风险”),是指投资交易对手不履行或者不能按时履行其合同义务,导致公司遭受非预期损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