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Mahīśāsakāh!,律部之名。译曰化地。就宗计而义翻为不著有无观。优婆鞠多五弟子之一。此律主之部宗称为弥沙塞或化地部。律本名五分律。华夏译有三十卷。涵义 本律由五分组成,故称五分律。(一)初分,卷一至卷十,为比丘戒法,包括四波罗夷法、十三僧残法、二不定法、三十舍堕法、...
弥沙塞部五分律以其五部分的独特结构而得名,以下是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概述:(一)初分,卷一至卷十,专为比丘制定的戒律,包括四波罗夷法、十三僧残法、二不定法、三十舍堕法、九十一堕法、四悔过法、百众学法以及七灭诤法,总计二百五十五种戒律规则。(二)第二分,卷十一至卷十四,是为比丘尼制定...
在众多佛教戒律中,4分律、5分律(弥沙塞律)、十诵律、摩诃僧只律、迦叶维律(饮光部)和根本有部律(根本一切说有部)是较为知名的。这些戒律主要供‘戒师’或研究学者参考。然而,对于一般比丘而言,了解4分律已经足够。4分律作为主要戒律之一,对于比丘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分律卷第十 五分律卷第十一(弥沙塞) 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 第二分初尼律波罗夷法 佛在舍卫城。尔时长老优波离问佛。世尊已为诸比丘结戒。若比丘共诸比丘同学戒法。戒羸不舍行淫法乃至共畜生。是比丘得波罗夷不共住。是戒我当云何持。为应作一部僧持二部僧持。佛言。应作二部僧持。从今是...
我从学习调律开始便学习的四五度分律法,初期学习并使用上四下五分律法,现使用四五度循环分律法。 基础理论部分: 平均律调律活动中为方便操作,所有四度的操作值均为一秒一拍,且四度均为宽音程,正拍 所有五度雅马哈标准为三秒两拍,施坦威为五秒三拍,且五度为窄音程,正拍(因下行五度) ...
4分律,5分律(弥沙塞律),十诵律,摩诃僧只律,迦叶维律(饮光部),根本有部律(根本一切说有部)。 这是属于‘戒师’的范围或者研究学者的范围。一般比丘只要了解4分律就好了。大藏经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是竺道生创作的宗教哲学类书籍。图书简介 佛在须赖婆国。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诣毗兰若邑住林树下。其邑有婆罗门。名毗兰若。波斯匿王以此邑封之。闻佛释种出家学道。成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普知世间一切心念。为说正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具足清白...
第一,昙无德部,即法藏部。昙就是达磨,达磨就是法。法藏部的律藏是《四分律》。爲什么叫《四分律》呢?因为它的律是分四次诵完的。我们受戒,一般都是依《四分律》的,这个我们要记住。 第二,弥沙塞部,即化地部。它的律藏是《五分律》。
《五分律》,佛教律典。简介 南朝宋佛陀什与竺道生等共译。三十卷。是印度上座部系统化地部(音译“弥沙塞部”)所传的戒律,因由五部分组成,故名。其中规定比丘戒二百五十一条,比丘尼戒三百七十条。据该书后记及《高僧法显传》载,法显于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求得此律梵本,东晋义熙九年(413)回国,未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