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识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佛学大词典 眼、耳、鼻、舌、身等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五八识皆属现量,无我法二执,于证达佛果时,眼等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为利益一切凡夫二乘类成种种变化事之智;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又称一切种智,为如来万德之总本。[成唯识论卷十、百法问答钞卷八...
五八识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五识与八识。五识是眼、耳、鼻、舌、身;八识即第八阿赖耶识。更多:https://www.bmcx.com/
《八识规矩颂》不要看它小,它也算是一部大论。什么呢?义理博大精深呢,文字虽然不多,义理博大精深。从这些经论当中,我们应该能够明白地体会到事实真相啊。真心,是清净的,是无念的。有念,这个念是妄心,不是真心呢。唯识里面,你看八十规矩那个排得真是清清楚楚,哪一个识有哪些相应的心所?哪些是善心所,哪些...
八识五法三自性二无我..佛讲什么是五法,什么是相、名、分别、如如、正智。这五法总摄了八识、三性、二无我。把八识、二无我归大乘普遍修行的法门,名相和分别是依他起和遍计,如如和正智是圆成实相。
问:六七识因上转,五八识果上转,请师父解释? 师父开示:原话是这样说的,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这个六七五八是讲识的,一心分为八个识,第六识和第七识在成佛之前转,第八识和前五识在成佛的时候转,什么意思呢?在修行的长期过程当中,我们要转的其实只有第六识和第七识,佛成佛以后说,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
134 四神兽与八宫化解方法 by:易学guoxueyijing168 159 四神兽与八宫化解方法 by:易学guoxueyijing168 292 八纲与八法 by:无尽武装love 6.2万 四柱八字知识 by:苏氏易学讲堂 873 八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by:钰哥的有趣故事 14.9万 五运六气(二分法、四分法) by:善米Grains 1.6万 八字四柱命例分析 by:崔...
人自有生以后,阳极阴生,五行错乱,阴阳不交,彼此戕害,真者埋没,假者张狂,七情六欲,般般倶有,五蕴八识,件件皆全,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以苦为乐,以假作真,本来面目全失. 如书,阴水克阳火,阴火克阳金,阴金克阳木,阴木克阳土,阴土克阳水之象。书有五无十者,阴土错,外去克水也。
五、三境 (二)识变与三境 昨天简单说了一下识分与三境的关系。 今天简单说一下识变与三境的关系。 八识的变现有两类:因缘变与分别变。正如昨天方便说原相分、原境界与新相分、新境界,暂时可以把“原”称之为因缘变,把“新”称之为分别变。
正文 1 普通人的感官(五感)包括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肌肤(触觉)或是其它现今科学熟悉的感官。第六感是标准名称“超感官知觉”(英文简称ESP)的俗称,又称“心觉”。其后还有第七感(佛教叫末那识),第八感:宇宙意识、集体意识(佛教叫阿赖耶识,包含万事万物诞生以来所有业力...
四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则是通过转化这八识而获得的四种智慧。 一、成所作智由前五识转化而成。前五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转至无漏时,即得成所作智。这种智慧用于利益众生,能够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 二、妙观察智由第六识转化而成。这种智慧能够善观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