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南阳”地址,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南阳在现在的襄阳,另一种说法是南阳在现代的河南南阳市。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本文认为其中第二种说法更有可信度,也就是说诸葛亮隐居的隆中之地,就在河南南阳市!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魁哥说历史、说文史的女人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从地理角度来看,南阳和襄阳两地都有充分的理由。南阳郡在古代是一个较大的行政区域,包括了今天的南阳市、襄阳市等地。而诸葛亮所在的隆中,位于南阳郡的邓县,距离襄阳城仅二十里。因此,无论是南阳还是襄阳,都可以视为诸葛亮的“第二故乡”。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历史地图,会发现南阳和襄阳的地理位置发生了...
意思是: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 出处: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 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而南阳郡的治所宛城是当时全国经济最繁荣的大都市之一。其周围地势平缓,沃野千里。卧龙岗是位于宛城西郊的一条南北绵延的荒土岗,离宛城仅有7里许。这里既较偏僻又交通便利。对于自小生长于北方又熟悉北方生活、生产方式的诸葛亮来说,将其作为耕作居住地是再好不过了,总之,南阳卧龙岗是一条平缓的荒土岗,适宜...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中“南阳”的解读 石小生 石小生,1953年生人,198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系。原河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资料室副主任、《中州今古》杂志社长兼主编。现任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河南名胜古迹辞典...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自述的躬耕地点非常准确,就是在“南阳”。此“南阳”在何处呢?笔者认为诸葛亮的“躬耕于南阳”就是“躬耕于宛城”。
河南省南阳市有一处全国知名的名胜古迹,这就是用以纪念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著名政治家诸葛亮的古代建筑群“武侯祠”。它坐落于南阳市西南郊的卧龙岗上。而可靠的历史文献依据,则是诸葛亮当年自己在名文《前出师表》中的两句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其实还有另一处...
说到诸葛亮曾经在南阳种过地,这里的南阳到底是河南的南阳,还是湖北的襄阳。个人看来,其实这两个地方都是不准确的。我们都知道,诸葛亮被刘备发掘出来,是在荆州的一个隐居地。当时的诸葛亮在此地建立的茅庐,并且自比于管仲乐毅。所以说关于诸葛亮的在后期的生活位置,还是非常清晰的。诸葛亮的是出生于公元181年...
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提到曹操“困于南阳”,正是发生在张绣第三次退曹操期间。198年正月,曹操二征张绣撤回许都,他很遗憾无力乘湖阳(今河南省唐河县以南的湖阳镇)之胜,一举拿下穰城的张绣,以绝后患。于是很快,曹操再次亲率大军,第三次南攻张绣。荀攸献缓攻之计 荀攸随军为谋主,他向曹操进言:“张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