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两点,中心线左倾,支撑线右倾,是整个字最绝妙之处! 九成宫里有11个“于”,写法不尽相同,但精要部分都与上述解析的情况相同,这就是势。书法不求复印效果,但求势要一样,有欧的势就有欧的味。 欧公的这个撇写得太粗大了,...
如果一个人天天沉迷于书法,别的什么事情也不做,那么这种行为可能会产生一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首先,沉迷于书法可能会对个人的心理和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书法是一种非常有艺术性的活动,需要专注和细致的注意力。通过练习和创作书法作品,一个人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这些技能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有用。同...
书法中的“屋漏痕”、“折钗股”等笔法,被巧妙地运用到绘画中,形成了独特的“写意”风格。画家以书法之笔,勾皴点染,不仅使画面线条富有节奏感与生命力,更能在有限的笔墨中传达出无限的情感与意境。正如黄宾虹先生所言,“画之墨法,通于书法”,书法用笔的灵活多变,为绘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艺术境...
于明诠的书法作品,抒写情意很生动,用笔遒健有骨富新意,故称其有风骨不为虚辞。 品若梅花香在骨 人如秋水玉为神 于明诠叙述自己的学书经历:“楷书自唐人入手,学过半年柳公权,越写越糟,后改学颜真卿,多少下了点功夫,后也曾学过褚遂良,行草学二王、孙过庭、苏米,喜欢明清的何绍...
在淮阴师范学院学习期间,我有幸受教于李文灵、贾砚农二位有着南艺书法博士身份的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兰亭序》《阴符经》等碑帖从我手中一一过了一遍,书写基本功得到了极好的加强。学书期间受益最大的,是认识了淮安区书协主席朱海澄先生。先生中等身材,微胖,总是一身唐装...
以习颜字起步,后在郭沫若身边,受其熏陶指教,研读历代碑帖,专擅篆隶,喜作大字。于立群女士的书法以隶书最为出色,她的隶书大气,笔笔到位,字字完美无缺、俊秀。行书有点郭沬若的影子。于立群女士自幼喜爱书法艺术,以习颜字起步,后在郭沫若身边,受其熏陶指教,研读历代碑帖,专擅篆隶,喜作大字。
米芾是宋代书法新风的代表人物。宋代书法是能与晋唐相提并论的。宋四家中,米芾同苏轼黄庭坚三人的书法是北宋书法新风的代表,而米芾名气主要得益于书法。元佑戊辰(1080年)八月所书的《苕溪帖》和同年九月写的《蜀素帖》是米芾书法的代表作品,时年三十八岁。前者书于纸上,秀润劲利,欹侧生姿;后者书于绢上,...
书法和绘画很值得迷恋和沉迷,肯定不会是坏事。 书法能够改善一个人的心性,绘画是会放大一个人原有的心性。 我是一人。有一句古人说的话。 人无癖不可交也,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 上面的话,出自明末清初,张岱的《陶庵梦忆》。 也就是说,极少人是没有爱好的,那每个人基本上都会...
当代实力派书法名家于东凌书法作品欣赏 安徽于东凌:黄河故道从出的书法名家 他从黄河故道带着满身的黄土一路走来。正是这中华民族母亲河的乳汁,滋养了他敦厚率真的心性,也培养了他对书法艺术执著追求的信念。他,就是于东凌,至今已七十有六。 于东凌,男,汉族,1941年生于安徽省砀山县,别署墨缘居士,大专学历。现...
俞和《 左氏传小楷册》局部 俞和一生致力于书法,精通各体。其书法冲淡安恬。其突出的成就,不在行书,而在于章草和篆隶。现存的《临张芝书》虽是临作,但自创的成分已占不少。俞和 临乐毅论 元代的章草,较唐宋是大为起色的。赵、邓复古写《急就章》,都有矫揉造作之失,临的成分多,然而古意并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