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这个讲金刚经的人,他怎样来为人演说呢?他安住在金刚经的‘般若智慧’,所开示的这个‘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上,去‘为人演说’金刚经。他了解金刚经的妙理,绝对不会取著于... 分析总结。 使我能从各个角度去理解这部经使我对自有的各种妄想妄念执着分别看的更清楚增强...
佛陀对须菩提说:“如果有人持续用遍满无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宝进行布施。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菩提心,受持、读诵、为人演说《金刚经》乃至其中的四句偈,他们的福德要胜过前者的福德。前面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这里是无量阿僧祗世界的七宝。然而,不管布施的数量怎么样增加,其福德始终不如受持《金刚经》的...
佛法教导我们,真正的法布施包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和行动的落实。受持佛法,意味着对佛经的深信不疑,理解其内涵,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只有具备“信、解、行、证”这四个要素,才能算是真正的受持。受持不仅仅是每天念一遍经文,而是要真正理解经文的意义,并将其付...
《金刚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布施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佛在经中直接告之,诵读、受持、为他人宣说金刚经哪怕是只有四句偈,都就能获得不可思议无上的功德,要比世间七宝还要珍贵,可见金刚经的每一句妙用。金刚经又云:若菩萨以满恒河...
“云何为人演说”:这个“为人演说”是什么呢?就是文字般若,这属于文字般若。“不取于相”:你为人演说可不要着相,不要执着。你也不要说,哦!我现在给你们讲这个四句偈呀,我的功德可大了。不错!你的功德大,但是你不要存着一个大的想;你要有这一个大的想法又着相了,又取相了;要不取相,你能有若无,实...
《金刚经》中提到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意味着不仅自己要学习、理解和实践经文中的教义,还要将这些教义传授给他人,帮助他们获得智慧和解脱。这是一种积极的修行方式,既利己又利人。具体来说,“受持”是指接受并持守佛法的教义,将其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读诵”则是通过反复阅读、背诵经文...
一、为人演说续佛慧命。 二、菩萨正观有为即空。 佛陀一路为我们除尽内外妄想,耕种心无住相的纯净无漏福田,日后生发不落三界,不受后有的究竟功德。《金刚经》于阐发般若性空之理,此空非外道的断灭空,亦非二乘人的偏寂空,就如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处处空有相摄含融,重重无尽的法界。
《金刚经》四句偈: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金刚经》中四句偈是: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四句偈,《佛学大词典》:“四句偈指由四句所成之偈颂。佛书所载偈颂,由四句组成者,字数多寡不拘。四句偈往往能涵盖经论佛法之要义。《金刚经》中四句偈的意思...
为人演说的前提是“受持”,好比专家给普通人讲课,无论受众是如何反应,都不会有情绪上的波动。“受持”二字不可以轻易放过了。如果情绪有变化,跟着受众走,那就是“受持”的功夫没有做够。反应好还是不好,过了那一刻都会消失不见的。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