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们从这幅壁画的画工和雕刻手法断定,这位墓主人的身份肯定不一般。再看这座墓比一般的王侯要高一点,但是又比一般的皇帝墓要低,又根据墓里面的规格和陪葬推断,这里应该是位被废的皇帝。于是,遍寻南北朝史记,终于找到一位被废后没有准确记载墓地的皇帝陈伯宗,他应该就是宫山大墓(临海王墓)的墓主。
光大二年(568年)十一月,陈伯宗的叔父安成王陈顼废黜陈伯宗,自立为帝,降封陈伯宗为临海王,王少姬为临海王妃。至德年间(583年—586年),王少姬去世,终年大约三十多岁。 关于临海王陵的确切地点,有学者认为出土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南京西善桥宫山南朝墓,或与临海王陵有关。 如王志...
图一:金事件 浙江临海王士琦墓出土(王卒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浙江省博物馆藏(武林馆区)图二:山西晋祠明代彩塑头梳堕马髻,身穿大襟大袖衫,真是飘逸风流啊 k收起 f查看大图 m向左旋转 n向右旋转û收藏 19 评论 ñ12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
新中国成立,农村平整土地,墓地的石构件全被掘,石料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碎石废弃满地,人们之所以没有关心墓藏,是因历代传说王士琦是一个清官,入葬时用草席裹着破旧棺材下葬,连像样的棺材也没有,墓地是由朝廷后修的。问题是,金冠等饰品是从哪里来的?专家解释,这是朝廷赐予的祭葬,重新颁给。难道这是真的吗?王士琦在...
上世纪50年代,家住在江临海市的一位社员老林扛着锄头上山劳作,意外之下他搬开地上的一块石头发现了一枚镶嵌了玉石的金子,喜出望外的老林继续往下挖,越来越多的金器被老林挖了出来,他经过清点足足20多件。 老林挖到金子的消息很快在当地传开,一些人闻风而动也去到了上山挖掘,果然又挖出了不少的金器。此事很快被...
难道王士琦生前还搜刮了钱财吗?考古专家为此特意查阅了《临海县志》,这才知道王士琦去世7年后,朝廷认为王士琦当年的功劳被低估了,而且他身为功臣,墓葬太寒酸也很不像话,便“赐祭葬”重修他的墓,不仅给他塞了一堆金器,还在墓前修了御表石亭。 王士琦的功绩正史记述不多,他的墓葬也没有引来盗墓贼,所以这些精美的...
1960年,工人挖到了临海王墓,墓中一切令专家气愤,幸亏国宝还在 文|韦爵爷 古代陵墓里的陪葬宝物多如繁星,有时专家都不一定能马上分辨出是何文物,更不用说怀着盗窃之心的宵小之徒,很多盗墓贼大多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大肆搜刮文物,却往往有眼不识金镶玉,忽略了那些看起来不起眼却价值连城的国宝。我们痛恨这种盗墓...
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皇祖靖,晋东安太守。皇考翘,字显宗,郡功曹。帝以晋哀帝兴宁元年夜生,神光照室尽明,是夕甘露降于墓树。及长,雄杰有大度,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伟。家贫,有大志,奉继母以孝闻。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上...
临海王墓,又称陈废帝陵、宫山大墓。1960年在南京西善桥发现宫山大墓,出土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拼壁画。[1][2] 陈伯宗生于梁承圣三年(554年)5月。永定二年(558年)2月,拜临川王世子。永定三年(559年),陈伯宗嗣位,史称陈废帝。陈伯宗被废为临海王之后,王皇后亦降为王妃。是日,出居别第。太建二...